神脚大侠

儿童资源网

神脚大侠

  清代雍正年间,河南阳夏县出了个武林高手,名叫赵三,人称“神腿大侠”,在中原一带很有名气。

  赵三未成名之前,只是一个力气很大、身体壮实的农村汉子。他生在农村,却不愿下地干农活,也不愿学点其他手艺,父亲说:“你不会土里刨食,长大了喝西北风啊?看来,这辈子你连老婆也讨不上!”乡亲们也鄙视他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赵三受不了人们的冷嘲热讽,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跑到嵩山少林寺,死活要求当个武僧。少林寺的云逸和尚接待了他,见他虎背熊腰,身强体壮,又有点灵气,就收留他做了徒弟。但他再三向赵三说明:习武期间,不能随便离去,三年之后,去留自便。

  赵三跟云逸和尚习武,一开始还算勤奋,不敢偷懒。可是时间长了,他渐渐厌倦起来,感到武僧的日子实在寂寞没趣,每天除了苦练武功之外,还要打坐、诵经、扫地、打水、种菜、烧火。三年时间总算熬过去了,赵三感到自己的武艺也学得差不多了,他凡心难收,没有皈依佛门的打算,就向师傅提出下山回家的要求。云逸和尚也不强留,由他去了。临行时,云逸和尚送给赵三一句话:“不忘做人根本,发扬少林武德。”

  赵三把浑身武艺带回了家乡阳夏,可是师傅的嘱咐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天,阳夏县城来了一位拳师,在西关外拉开场子,摆起架势卖艺。他在场上高高竖起一面旗子,人们在一里外就能看到旗子上的两行大字:“脚踢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二京。”

  这拳师的口气实在太大,看来是有些真功夫的。可是血气方刚的赵三却很不服气。你说你天下无敌,我赵某偏要在这里杀杀你的威风。心里这么想,但他也确实不摸拳师的根底。他有求胜的急切心理,又怕胜不了给自己和父老乡亲丢丑。

  赵三一连三天观察了拳师卖艺,看准了他的一些技巧和纰漏,心中盘算着自己的对策。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天,赵三径直朝拳师卖艺的场子走去,并高声叫喊着要与拳师比武。那拳师一连几天没有遇到一个像样的对手,不免有些洋洋自得。今天见赵三上场挑战,便不假思索地应战了。

  经过三个回合,五个照面,拳师感觉赵三不是寻常之辈,于是就格外用心,把平生最精炼的拳法亮了出来。赵三也暗自思忖:这次遇上了对手,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闪失。他年轻气盛,步步紧逼,但却一直找不到拳师的一点破绽。

  两人拳来脚往,身子上下翻飞,直看得场子上的众人眼花缭乱,目瞪口呆,气不敢出。阳夏县何曾有过如此精彩壮观的比武场面?这一回,赵三可让父老乡亲们大饱眼福了。

  赵三和拳师二人只打得撒土不露,滴水不进,如烟如雾,难解难分。相持了半天,谁也占不了上风。这时候,赵三盘算:现在该用自己预先设计的那个“绝招”了,再晚了,容易露出破绽。只见他飞起一脚向拳师踢去,拳师不知是计,急忙接住。他哪料到,赵三的这一脚是个幌子,盼的就是拳师双手将他的脚接住。赵三迅即把脚抽回,这一来就把脚从靴子中抽出来了,拳师手中抓住的只是一只空靴。拳师一愣,这是怎么回事,对方怎么脱靴了?

  神脚大侠(2)

  就在拳师这一愣神的短暂时刻,赵三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地飞起另一脚朝拳师踢去,这一脚不偏不倚,正踢中拳师心窝,一下子把拳师踢出一丈开外,拳师仰面朝天摔倒在地,身子抽搐了几下,嘴里涌出了鲜血。观众赶快过去一看,拳师居然被赵三一脚踢死了。

  围观的人群都被赵三这神奇的一脚惊呆了。立即有人狂热地把他抬起来、抛起来,齐声高呼:“好功夫!”“神腿!”“神腿!”

  其实,观众有所不知,赵三在比武时做了手脚。他的所谓绝招,绝就绝在他穿的袜子和靴子上。原来,赵三在比武前用绫做了一双袜子,靴子的衬里也是用绫做的。当拳师双手抓住他的脚时,他抽脚,因绫袜和靴里都很光滑,脚很容易退出来。拳师因此上当分神,才被打败。如若不然,凭拳师的武功,是绝不至于连赵三的一只脚都抓不住的。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