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怂恿吴用造反,说道,现在朝廷奸臣弄权,闭塞贤路,不如“就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只是落草为好”。吴用大惊,忙说自己不敢自作主张,须等宋江定夺,并警告李俊他们:“他若不肯作主张,你们要反,也反不出去。”李俊等人见吴用不敢起事,都“做声不得”。吴用将军中情况报告了宋江,宋江大惊,赶紧召集群雄,说众人如有反心,先斩他首级,然后再反;不然一旦反了的话,自己也将自刎而死。群雄见到这种情景,流下眼泪,发誓不反,这才罢了。
一时受挫,做声不得,暂且将这口气咽下,等将来有了机会,再引声长啸扬眉吐气,这才是真英雄。哥哥宋江愚忠至死,许多好汉出于义气,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忠于兄长才对,这些人磨灭了自己个性,其实都只是做了宋江的影子而已。李俊高出众人的地方,就是不甘心做这样一个影子,他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三
宋江出征方腊,演出了水浒英雄最为惨烈的一幕。黑云压城,飞沙走石,梁山好汉如流星急坠,好不凄惨。宋江欲取苏州,李俊带了威猛兄弟前去太湖探路,被渔人引到榆柳庄上。刚进得来,那人干咳一声,两边顿时钻出七八条大汉,手执挠钩,将李俊三人捉了。然后庄主费保和他的另外几个兄弟走了出来。众人说,李俊三人必是奸细,只管取心肝来下酒。突遇不测,李俊也算一条汉子,他不是像哥哥宋江当年那样哭哭啼啼哀求“好汉饶命”,而是十分硬气地对威猛兄弟说道:“今日我连累了兄弟,做鬼也只是一路去。”威猛闻听此言,也是十分坚毅,说道:“哥哥休说这话,我们便死也够了;只是死在这里,埋没了兄长大名。”然后三人挺起胸脯,甘愿赴死。费保他们见到这个阵势,对李俊不由刮目相看,说道:“这个为头的人,必不是以下之人。”意思说,李俊这人必非寻常豪杰,一定是个能够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然后问了李俊来历,当知晓眼前就是大名鼎鼎的混江龙李俊时,忙解了绳索,赔了不是。几个人惺惺相惜,随后结了义,拜李俊做了兄长。后来在费保的相助之下,宋江攻取了苏州城。但费保等人不愿为官,李俊送他们回到榆柳庄,费保借机奉劝李俊道,梁山好汉气数已尽,何不趁现在弄些钱财,打造大船,聚集一群人马,江海内“寻个所在,以终天年”。李俊听了,“倒地便拜”。这倒地便拜,纯粹发自内心一片热忱,可见正说中李俊最隐秘心事。然后李俊三人同费保等人发了誓,只等灭了方腊,就来相聚起事。
宋江攻下睦州,在长江和方腊展开水战。威猛兄弟和阮小二、孟康一路作了前军。敌人势大,阮小二、孟康正面迎敌,都战死沙场。但在作战中间,威猛兄弟竟弃了船只,爬过山来,回到寨中。可见二人是当了逃兵。这种缩头乌龟的做法,岂是梁山好汉所为?只因为二人这时有了期待,将来还要相伴李俊哥哥做另外一番大事业,梁山情谊自然到了一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就算做乌龟也在所不惜。
宋江灭了方腊,自己兄弟也折了大半。回朝途中,经过苏州,李俊谎称中了风疾。宋江前来看望时,李俊只要求留下威猛兄弟帮忙照看,等痊愈之后,再来相见。宋江被他瞒过,将三人留在了苏州。
李俊旋即带了两人,来到榆柳庄,和费保等人打造了船只,从太仓港出发,远赴海外。经过一番征战,李俊后来做了暹罗国王,威猛兄弟和费保等人也都做了大官,暹罗即今天的泰国。李俊用另外一种方式,让梁山精神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水浒有几个尖峰时刻,一个足林冲火并王伦,晁盖坐了头把交椅;一个是一百单八将排座次,宋江成了梁山领袖。但一受招安,就压抑悲愤起来,往日风风火火的英雄,怎地会如此憋闷?这时最值得注意的其实应该是李俊才对。于纷扰乱世满天乌云当中,李俊现出身来,有主见、有骨气、有行动,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打出了一片自己的新天地,使水浒达到了另一个尖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