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尘双掌合十叹息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愿施主早日骨肉团聚。老僧还得去别处挂单,诸位慢走。”
“师父请留步!”一伙强徒转眼间竟被觉尘给打得四散奔逃,马太太又惊又喜,走到觉尘面前躬身施礼,“多谢师父救命之恩。要不是师父拔刀相助,俺们已遭不测。”
觉尘呵呵一乐:“人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要不是那几个馒头,老僧俺说不定早就饿倒街头了,这点小事算不上什么。敢问太太尊姓大名,容老僧日后相报赏饭之恩。”
张望朝道:“俺们东家是马家烧锅掌柜马凤玖,这位是太太!”
觉尘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老僧定会去马家讨酒喝。”说罢,扬长而去。
望着觉尘离去的背影,张望朝心说,老和尚真是怪人,要有他那一身好功夫该多好呀!
进香回来后,马凤玖得知妻子和女儿有惊无险,很是高兴。当他得知关键时,张望朝、吴瑞坤拼死护主时,拍着二人的肩膀道:“好好干吧,俺不会亏待你们的。”
张望朝发现,马潇湘对他比以前更好了。有一次,马潇湘给他做了双“千层底”,正在试的时候被吴瑞坤看到了。吴瑞坤嘿嘿一笑:“张大哥,还是你有福呀,你瞧,小姐对你多好。”“吴大哥,你在胡说些什么?”马潇湘脸儿一红,扭身跑了出去。
三
早上,刚刚吃过早饭,张望朝和吴瑞坤正要下酒窑,马凤玖将他俩叫进了上房:“今年庄稼欠收,高梁奇缺,俺准备让你俩去黑山采购高梁,以备今冬酿酒之需。”这是重任,两人自是答应。马凤玖便将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交给张望朝,二人将银票掖在腰里便往黑山赶。
到黑山后,二人发现,因为庄稼欠收,和马记烧锅打交道的几家粮栈都将高粱囤积起来,就是外卖,价钱也翻了几倍。得到这一消息,二人犯了愁。
晚上,二人在喝闷酒,一旁桌子有人说话了:“不就是红高梁嘛,你们要多少?”
二人扭头一看,一个五十岁左右长着八字须的汉子正在自斟自饮。吴瑞坤走过去问:“不知这位大哥有多少高梁可卖?”中年汉子有些不耐烦:“俺不是问过了吗,你们想要多少有多少?”
有高梁可购,可是件天大的好事,张望朝说想买五百担,中年汉子说他手里正好有五百担,让他们去看货。二人跟着中年人来到他的住所,高梁是不少,可都是些瘪籽儿。
另外,中年汉子出的价钱让他们也接受不了。出来时,马凤玖交待过,好高梁最多一两银子五担,现在,中年人居然提出这样的破高梁也是一两银子五担。中年人看出二人为难,将张望朝叫到外边低声道:“兄弟,今年高梁欠收你又不是不知道,俺这高梁还是去年的呢!实话告诉你,这样的高梁,你花钱也买不着。”张望朝道:“可俺们东家有交待呀,要二分银子一担的好高梁,你这样的高梁,就是价钱再低,俺们也不能要。”汉子埋怨张望朝死心眼,答应他,价钱就按二分一担算,另外有二厘给他回扣。
“五百担高梁,一担二厘银子,就是十两银子呀,够你小子过大半辈子了。这么好的事儿哪儿找去?”汉子轻声道。
张望朝道:“这可使不得,东家有交待,要好高梁。”
中年汉子无奈,只好作罢。吴瑞坤问张望朝刚才怎么谈的,张望朝将刚才和中年人的谈话叙述了一遍。吴瑞坤听罢惊叫:“大哥,这好的事怎么就不答应呢?这事要办成了,咱俩盖房子娶媳妇的钱都有了。”
“可回去怎么向东家交待呀?”张望朝急了。
“大哥,你也不动脑子想想,托着东家给的二分银子一担的价钱,现在是一粒高梁也买不到,”吴瑞坤指着中年汉子说,“虽然这位大哥的高梁不怎么样,可总比没有强吧,咱们只是用来酿酒,又不是给人吃的。再说了,咱们又得了二厘银子的回扣,东家的高梁也收到了,这位大哥的高梁也卖了,这不是三全其美的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