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如何惩治和珅

儿童资源网

嘉庆如何惩治和珅

  但是,和珅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成了社会现象,可以叫做“和珅现象”。和珅这样一个出身“少贫无藉”、乡试不中的生员,由普通的宫廷侍卫,32岁成为军机大臣。以后更是青云直上,富贵常葆,登峰造极。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和珅现象”的出现是老年帝王专制的必然。乾隆自诩“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意骄志满,倦怠朝政。他喜欢阿谀逢迎,那就必然滋生和珅这样的人。高阳先生认为,和珅的问题“高宗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这话说得还不够。严格说来,“和珅现象”的责任在乾隆皇帝,和珅是乾隆朝君主专制腐败机体上的一个毒瘤。当时,乾隆皇帝身边有四种人——后妃、太监、皇子、朝臣,后妃不能代他处理军政要务,太监不能陪他和诗品画,皇子太近怕其“觊(ji)觎(yu)大位”,大多朝臣又不会像和珅那样曲意逢迎。因此,和珅有着后妃、太监、皇子、直臣既不能取代,也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乾隆皇帝对他既喜爱又依赖,自然遇事会替他撑腰。当时,大学士阿桂同和珅不合,状元出身的王杰,也不买和珅的账。陈启元《庸闲斋笔记》记载:一天,和珅在军机处拿着一幅石墨画轴,王杰说:“贪墨之风,以至于此。”和珅指着王杰的手说:“状元宰相手果然好。”王杰说:“这手只会做状元宰相,不会要钱,有什么好处?”后王杰告老还陕西韩城乡里,嘉庆送他的诗有“清风两袖送韩城”句。但是因为乾隆的缘故,嘉庆《平苗图》他们拿和珅没有办法。和珅在朝20余年,未尝一被弹劾。他稍见端倪,必设计除之。前面讲的曹锡宝弹劾不成反遭谴责就是一例。

  嘉庆惩治和珅案没有株连,也没有扩大化,这是嘉庆的聪明之处;但他只把和珅当作个案处理,而没有把“和珅现象”当作制度性的弊端去解决,进行制度性的改革,这是嘉庆的平庸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