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发脾气,同学们越不买他的账。有一次,在他上课之前,不知哪个同学在黑板上写道:“尊敬的马老师:可怜可怜我们,你去替孙老师卖几天烤地瓜吧。”
马老师见了,气得嘴角哆嗦半天,然后把一盒粉笔摔到地上,转身走出教室。
马老师这样,我们更加想念孙老师。
我更想他,觉得有许多话要对他说,就决定去看他。(三)《白杨树》中写道:白杨树后面是蓝天白云,前面是黑黝黝的甸子。说不上是白云扯着它还是甸子推着它,白杨树站在远远的地平线上
孙老师家住中学家属房,那是五六十年代建的,土房,矮趴趴的,怕是一场大雨就能泡坍。现在已卖给个人。孙老师买了三间。从院往屋里一进,人就矮了一截——院比屋高出半尺。
孙老师的爱人在小学工作,她还没下班。孙老师7岁的小男孩在院子里,一手拿一个烤地瓜,吃得很甜。
孙老师在家。他正忙着收拾地瓜。今天带了50斤地瓜,过晌午就卖没了——吃烤地爪的人很多。
见我来了,孙老师忙搬过一个凳子让我坐下,又给我倒了一杯水。
这是我第一次来孙老师家。屋里没什么摆设。倒显得很干净。窗子很小,顶多有两个簸箕那么大。太阳又偏西了,屋里黑乎乎的。
孙老师问过我情况又问其他一些同学的情况,我一一回答之后就没话了。
沉默了一会儿,我说:
“孙老师,同学们都想你。”
“谢谢同学们。”孙老师说着,又开始收拾地瓜。
孙老师收拾地瓜很专心,地瓜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个个圆润鲜艳。
屋里很静,只有孙老师摩擦地瓜的声音。
“孙老师……”我不知说什么好了。
“嗯。”孙老师应。
这样沉默了一会儿,我说:
“孙老师,我走了。”
“不再坐一会了?”孙老师说。
“不了。”我说。
孙老师就没再留我。
走出孙老师的屋,我似乎高了许多。
(四)白杨树是那么美丽,令我向往
经过孙老师教一阵,我们更觉得马老师的课没劲儿。因此,同学们都不愿学语文,有的同学竟开始逃课。
学校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听说校长已几次去请孙老师,让他来上课。
现在孙老师已不烤地瓜了。他又另辟蹊径——雇台四轮车做买卖。早晨空车出去,晚上空车回来,谁也说不上他做的是什么买卖。
街上的生意人都喜欢孙老师。他做生意没抢别人的饭碗,现在小镇上有几份随他烤地瓜了,孙老师又干别的去了。
可以说,孙老师是小镇商界的开拓者!
我们依然盼望着孙老师能来上课!
孙老师终于来了!
孙老师又来给我们上课,只是课时不定,他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上语文课,上完孙老师就走。
上课时,孙老师还是那身黑色的西服,依然那样庄重和潇洒。全不像个街上烤地瓜的人。
就这样,孙老师把五六册语文讲完了。讲完了语文,孙老师也就不再来学校了。
学校要给孙老师钱——每节课两元。
孙老师一笑,没要。
其实,孙老师每天能挣四五十元。早晨空车出去,到50里外的泡子镇买车葵花饼(猪饲料),回来的路上往村里走一走就卖了。到家又是空车。谁知道孙老师的兜里已有多少钱了呢?只是风餐露宿,顶风冒雪,吃了许多人不能吃的辛苦。
上完语文课,我再没见到孙老师。
那年,我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我的语文成绩很高,我们全班的语文成绩都很高。(五)我到苦艾甸上寻找。举目四望没有见到白杨树。孙老师,你为什么写白杨树,而且把它写得那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