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究竟是谁呢?帅包正开始对芳华戏班的所有人员逐一进行了排查。最后将疑点集中在一位叫文秋梅的花旦演员身上。
文秋梅与柳香香一样,正值青春焕发朝气蓬勃的芳龄,而且无论是容貌、身段、扮相都不相上下,演的都是花旦。只不过柳香香不管是唱念做打都略胜一筹,所以柳香香便在戏班里挂了头牌,而文秋梅次之。戏班每排练一出古装戏凡有重要旦角都是柳香香演A角,文秋梅演B角,也就是说只有当柳香香演累了或者身体不适,才由文秋梅顶替上场。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便让这对姐妹产生了隔膜。随着日长月久,尤其是做B角的文秋梅便潜滋暗长了一种妒忌心理,总觉得委屈了自己。她柳香香又不是十全十美的角色,为啥处处要占先?于是,她除了暗中妒忌柳香香外,还怨恨师傅,嗔怪他不该偏心眼。同时滋生了一种对抗心理,好几次柳香香演累了需要她顶替上场时,她总是借故推托,一会儿说身体不舒服,一会儿说来“例假”上不了台,存心给师傅和班主难堪,弄得他们下不了台。柳香香又不是傻妞,将这一切全瞧在眼里,什么都明白。为了顾全大局,她尽量做到宽宏大量,处处让着文秋梅,有时排演新戏,她总是提出让文秋梅演主角,自己做配角,可师傅又不答应,因为柳香香毕竟是挂牌名旦,观众都认她的账啊。这样一来文秋梅更加醋意大发,认为柳香香是故意让她下不了台,心中的妒火更加炽烈。除了背后冷言冷语发泄对柳香香的不满外,有时甚至柳香香叫她时,她总是板着副冷面孔不搭理。戏班的人都将这一切瞧在眼里,无不摇头叹息,还真是一山难藏二虎啊!
而今,柳香香一命归阴,永别了舞台,芳华戏剧的台柱子就该属她文秋梅了,如果说日后分配旦角演员还需要A角、B角的话,那她文秋梅就该永远是A角了,舍我其谁呢?
对于柳香香的突然死亡,文秋梅虽然也感到遗憾和婉惜,便毕竟“眼中钉”已除,未免又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惬意感。尽管这种惬意感夹杂着某种犯罪的成分,她还是在内心里有点幸灾乐祸。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人都在议论纷纷,柳香香的死因十分奇怪,是被人谋杀的。文秋梅也感到十分惊讶,柳香香确实是死得不明不白,可谋害她的人究竟是谁呢?她究竟平日与谁有过宿仇呢?还没等文秋梅理出这团乱麻,她便陷入了一种无端的惶恐之中。因为她发现戏班中的人连日来三个一堆,五个一伙都在悄悄地议论什么,发现她走近了便立即住了口,似乎有什么秘密瞒着她。她便感到奇怪了,琢磨了许久,终于意识到人们都在议论猜测谋害柳香香的凶手,而且文秋梅很快又读懂了他们脸上的表情,大伙议论的焦点无疑她就是这个凶手!
B角之刎
众怒难平,文秋梅这下还真栽了!她开始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惶恐之中。人言可畏,聚蚊成雷。大伙有理由怀疑她啊,因为她曾经妒忌过柳香香,因为她与柳香香闹过矛盾,因为她使过小家子气,因为……戏班的人可以提供许许多多的例子,认定她文秋梅是谋杀柳香香的嫌疑犯,让她有口难辩。一夜之间,文秋梅便消沉下去了,夜间尽做噩梦。第二天起床时头晕眼花,仿佛大病了一场。戏班的人瞧在眼里疑心更重了,他们纷纷向前来调查的警探帅包正提供自己发现的线索,当然也包括过去平日对文秋梅的种种印象。文秋梅一下子竟成了芳华戏班的众矢之的,惶惶不可终日!
尽管挂牌花旦柳香香已经香消玉殒,但这戏还必须演下去。因为芳华戏班与黄金大剧院已经签约在先,无论哪一方率先毁约就得承受沉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安葬柳香香的第三天,芳华戏班只好又贴出了演出海报。不过,这次演出的剧目是《大登殿》。谁知票房刚要开始卖票时却有位大老板要包场,不过演出的剧目要改为《霸王别姬》。班主便解释说,这戏太不吉利了,才演出几场便倒了戏班的台柱子,还是演大吉大利的《大登殿》为佳。可大老板连连摇头,压根儿不答应:“老子出钱点戏,是好是歹得由我说了算!”没办法,剧院只好临时改戏——《霸王别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