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良文忙叫人将茅矶坳枚干娘家浸的两个大酸镡抬到日军小队,令每个军士天天吃一碗。
枚干娘献了良药美食,当天就回到了茅矶坳。但已成粗脖子的日军军士,靠吃酸水酸菖头,为时已晚!’
日军军士的粗脖子病不见好转。
山田良文又把枚干娘叫了去:“你那个‘颈上药包’拿来没有?怎么才能有效?”
“季节没到,缺药!”
山田良文假笑着问道:“什么原因?”
“马蓝是春种秋收,现在还没到种的季节”。
汉奸县长孔荷君忙插上了话:“太君,种蓝打淀、串石印碾贵国也可以搞。搞了这个,治粗脖子病就有药了”。
东京的皇家医院虽对从平江送去的治粗脖子病的中药进行化验,但青黛这药是一种粉末,只是用湿药粉涂在颈部表皮,药包中并不另有。因此,皇家医院拿去的是辅助敷掩药,哪里检得出来。
东京的皇家医院获悉平江种蓝打淀、串石印碾能产治粗脖子病的中药后,就发来了急电:山田良文:
速将种蓝打淀、串石印碾一并带回日本,供国防研究之用!
女侠枚干娘(4)
东京皇家医院
1942年的冬天,是一个严寒的冬天。孔荷君县长在山田良文的逼压下,将倒挂坡钟老板的染房串石用土推车送到汨罗江的江口,准备船运日本。
鬼子要挖走古道的中医药方。
中医是神州大地的千年传承,是炎黄子孙的民族专利,古道人民岂容鬼子的险恶用心。枚干娘招来自己的武林弟子,商讨对策,“护药就是护命”,大家决心要舍命护药。
初春的泪水虽还羞羞答答,但随着气温的升高,冰雪的逐渐溶化,江水迅速长高。平江山中不断传来木排奔放的冲天号子:
风闪开,雾闪开,一条青龙下山来,风吹唢呐雷打鼓,腾云驾雾放木排。
千丈石壁头上走,百丈大浪脚下踩。一根竹篙一壶酒,汨罗江上浪滔天。
鬼子装碾房串石的机动艇刚到汨罗江的黄棠,顺江而下的木排就将航道牢牢锁住,已装串石的机动艇被拦死在江中。两艘运柴的木船顺水而下,一左一右夹住了鬼子的机动艇。
鬼子指着柴船高喊:“快快停船,把木排拉开。”
船手大声答应:“来了,来了!这就拉开木排。”
两个船手跳上木排,忙往缆绳处飞奔,转眼间两艘运柴的木船就靠上了机动艇,他俩见大事已成,便一个跟斗,一头钻入水中,快速游离了险境。
女侠枚干娘带领的伏击手,从岸上山林中将一支支火箭射向装柴木船。霎时间,大火冲天,引燃了机动艇的汽油。火借油势,机动艇一声爆炸,鬼子和串石一同沉入了江中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