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孟兰在寻找组织的过程中,曾经听人说起他当年的部队现在可能到东北了,于是老人直奔东北,最后找到了驻扎在辽宁本溪的一支部队。为了证明自己,老人跟部队说起了当年自己参加的淮海战役。他告诉部队领导:“当年我们排集体立了功。我是二排的排长,我记得挺准。给我发的(照片)我记得,一个是‘云盘山下显英雄’,一个是‘爱民模范’。”
当时有一个小兵说:“我见过这张照片。离这里60里地有一个炮兵团的团长。我给他当过警卫员,他爱收集过去战争年代的小照片。”常孟兰赶紧找到了那位团长,这可是这个老兵证明自己最好的证据啊。两人见面后,团长说:“您别急,这个照片的确在我这儿,但您得能说出来这照片有什么来历。”常孟兰说:“不用问,当初我的脖子上还扎着一个毛巾,我都不用看你的照片,当时我穿一身国民党军服,脖子上还扎了一个白毛巾。那个扎白毛巾的就是我。”
这就是那张老照片,当时登在《晋察冀日报》上,左边这位系着白毛巾的,就是战斗英雄常孟兰。照片的名字叫《云盘山下显英雄》,现在听来没什么特别。可在当年,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奇迹。当时,国民党部队为了守住阵地,调用飞机轰炸解放军。部队损失惨重,就在敌人飞机俯冲轰炸的时候,常孟兰跳出战壕,冲天就是一梭子。几秒钟后,飞机冒起了滚滚黑烟,竟然被击落了。被常孟兰击落的这架飞机,现在就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这是解放军击落的第一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机。只可惜,这一切得到证明的时候,常孟兰已经71岁了。但是老爷子自己最大的心愿并不是证明当年的荣誉,而是找到老连长何有海,告诉他,咱们的任务完成了。但是就算是找到了老连长,老连长对于他们的处境也无能为力:“得不到啊,他们不但得不到勋章,啥也得不到。说这话都掉泪啊。想到失去的战友,难过啊。这事在部队讲起来,并不少。”
常孟兰如今已经病逝。何有海目前生活在鞍山的一处干休所。
那声集结号是否真的吹响过,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同生共死的战友、兄弟,依然互相牵挂、惦记……
这是不朽的荣誉和回忆……
故事到这就算讲完了,这是发生在淮海战役时的故事。毛主席曾经评价,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夹生是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为了打赢淮海战役,我们的两大野战军一共伤亡了13万人,可是被追认为烈士,有名可查的只有两万多人。也就是说,在这段历史背后,像常孟兰这种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他们没有墓碑,没有鲜花,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个庄严神圣的名字,烈士。对他们,我们不一定时时想起,但绝不能彻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