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能说,我家媚娘嫁给你可以,但有一条,我就这么一个姑娘,我不愿意她远走高飞,我想招个上门的,你可愿意?赵玉田说,我父母早就双亡,我是独身一人,任凭岳父大人定夺。
刘能真是高兴啊,待打烊后对家里人一说,他的两个儿子表示这事儿太草率了,还说和赵玉田只是一面之交,怎么也得去查访一下他的家呀。
刘能急了,说,查什么?他家里都没人了,查谁?再说,那天他侠肝义胆的举动是我亲眼所见,难道假了不成?再说,这不成,那不成,难道真的要把媚娘推到刘将军那儿才行?俩儿子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就不再说什么。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刘能很快就让赵玉田和媚娘成了亲,小夫妻就住在刘能家,恩爱无比。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夏天。赵玉田自打和媚娘成婚后,就没再去老中医那儿,在刘记包子铺帮助打理。可是,他多少次走到后厨时,都被刘能笑眯眯地拦住了。
这一天午后,大太阳把人烤得能出油。连树叶都打蔫了。刘能一家照例午休,睡一小觉,好攒足了精神在下午再干活。赵玉田睡不着就走出家门,信步往城内西边溜达。
西边是和平门城楼,再往西就是宣武门城楼。赵玉田是顺着琉璃厂往西走的。这琉璃厂两边都是古玩字画店,百年老店,古色古香。在这大夏天,一进去就显得特别凉爽。赵玉田拐进了一家店铺,径直往里走。这时打里面走出一个人,笑眯眯地迎住了他。他不是别人,就是谢广坤!
二人一落座就直切主题。那赵玉田得意洋洋地说:“爷,您老这招儿真高!我不仅睡了那小娘们儿,还探得了灌汤包子的秘密。”
谢广坤也不插话,支起耳朵只管听。那赵玉田说:“您猜这灌汤包子为什么要配上酸梅汤,其实,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灌汤包子为什么出在开封,因为开封曾是大宋朝的国都。”
谢广坤不耐烦地说:“你别老给我绕圈子!”
“是。灌汤灌汤,为什么能在包子里灌进汤?就是因为他刘能是把肉冻包在包子里。他熬出了肉冻,然后切成一方方小丁块,包在包子里,待蒸熟了一咬自然满嘴流油。可是,冬天弄肉冻好办,夏天怎么办?他就只能用冰,用冰把肉汤降温成肉冻。这冰可不是到处都有的,只有当年开封国都,给皇家解暑,明朝、大清朝在北平城给皇家降温,才应景会有干这一行的。刘能给客人上酸梅汤,不过是遮眼法。他到了夏天是时不时地要买冰的,可以说,没有冰,他这灌汤包子在夏天就没法子做!”
开封灌汤包传奇(3)
谢广坤唾了口唾液,骂道:“操,这个刘八蛋,这么简单,把咱们都蒙在鼓里。”他接着问:“那他这肉冻都是什么配料呢?”
赵玉田显出尴尬说:“爷,小的这事儿还没搞到手。我走近后厨,那个刘能就他妈的窜出来,找个理由把我支开了,我没法子进后厨呀。”
“那小娘们儿对你怎样?”
“好,一百个好!我算是掉进温柔乡了。”
“那就好。”谢广坤边说边从抽屉里取出几包东西说:“这是慢性药,谁吃了,不出三个月,就得瘫了。你呢,回去找个空子给刘家两个儿子下了,要记住,分开下,别让他们察觉出来。刘能两个儿子先后成了废人,他自然就得把拌肉冻的秘方传给他姑娘,到那时,你,啊,哈哈哈哈。”
从谢广坤处出来,赵玉田不敢再耽搁,急急地往回赶。但是,当他刚刚拐过一处墙角,就看到墙根那儿蹲着一个人。那人一伸腿,赵玉田差点跌倒。那人掀开头上的草帽,“呼”地站起来说:“我看见了!”赵玉田立时傻了,这人是他的大舅哥刘大宝。
刘大宝一把攥住赵玉田的右手说:“走!”说着,也不管赵玉田同不同意,拉着他就走。赵玉田这才感到刘大宝的手就仿佛是一双钢钳,钳得他动也动不了。
刘大宝拉着赵玉田走到天桥附近一家老酒馆,要了一斤高粱烧,和赵玉田你一杯我一杯地喝开了,喝到半酣,那刘大宝脸一黑叫道:“谢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