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县令

儿童资源网

双面县令

  舟山县令感慨:“真是惭愧啊,七年前的南海大圣,今天的普陀老怪,这两个为祸百姓的恶贼都会出在下官的管辖范围内,幸好有清平老哥出手除恶,否则叫我如何向皇上和百姓交代啊。”

  沈清平淡然一笑,摆手带过,他恳求秦知府为自己包扎完伤口后,就送他回奉化县养伤。舟山县令感念沈清平的大恩,更想挽留他平多住几日,却禁不住他一再请求,只好答应。

  一日两命案

  沈清平到家后交代张师爷,说自己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没什么大事暂且不要来打扰。打发众人回去休息后,只叫刘捕头送自己回房:“你跟我说说留字条的人长什么模样?”

  刘捕头说:“土里土气的,是个乡下老农夫,我帮他送字条,他就从背上的箩筐里拿了两个红薯谢我。”

  “老农夫?红薯,红薯……”沈清平喃喃地念着。

  “大人,城南的百姓不就种红薯吗?”

  沈清平点点头,又问道:“那人可曾跟你说起,他要叩谢本官什么?”

  “当时我正在总结近三年几十件案子的教训和经验,所以没顾上去问,反正大人做的好事太多了,点点滴滴都记在老百姓的心中了。”

  沈清平又小心地问:“这事你没跟其他人提起吧?”

  刘捕头摇摇头:“哦,张师爷曾问起过,不过当时被两个来县衙告状的老百姓给打断了,后来就没再见他来问我。”

  第二天早上,沈清平还在梦乡,就被张师爷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城南一个老者来报案,说他家邻居莫名其妙地死在了自己家里。

  沈清平喊刘捕头备马,却久不见他人影。张师爷说:“大人,你一说我才注意到,我一上午都没见过刘捕头呢。”

  沈清平叫小捕快赶去刘捕头家里看看,如果见到他就叫他直接去城南会合。

  邻居告知死者叫王老七,平时鸡叫起床,可今早太阳都出来了,还不见出门,喊了两声也不见回应,就从窗缝望进去,见他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觉得不对劲,就叫上其他人,一起把门撞开,这才发现王老七的身子都凉透了。

  沈清平听了点点头,问王老七的人缘如何。邻居说:“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与邻里之间相处得都很和睦,不会跟人结怨的。”

  仵作验尸完毕,呈报:死者王老七,五十九岁,周身无丝毫伤痕,无旧伤,死亡一刹那,也无挣扎,应是无疾而终。

  张师爷仔细瞧了死者褶皱起伏的脸,果然没有丝毫痛苦的表情,神态安详。

  沈清平说道:“老人家寿终正寝也是福气啊。”

  张师爷不以为然:“他膝下无儿无女,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哪有什么福哦?”

  邻居连忙说:“有,有,老七有个亲侄子在隔壁县开了个饭馆,我已经托人通知他了,估计下午就能赶到。”

  沈清平问:“他们叔侄关系可好?”

  邻居说:“好着呢,虽说侄子快一年没回来了,但家书和银子常有寄来。”

  张师爷发现橱柜边搁置着一大堆新鲜的肉菜,其中还有一只大牛腿,就说:“他买这么多肯定吃不了,是侄子要来了?”

  邻居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叔侄两人也吃不了这么多,再说他对自己很小气,我是听他说好像要请什么人吃饭,到时叫我们一起作陪呢。”

  “请什么人?”沈清平和张师爷异口同声问。

  “没说,这老家伙跟咱卖关子呢,神秘兮兮的。”

  沈清平和张师爷回到县衙后,却听说刘捕头也出了意外,昨夜醉酒回家,在半路一跤跌进河里溺亡了,剩下他一把年纪的老娘孤苦无依。

  双面县令(3)

  神秘黑衣人

  刘捕头虽年轻,但以武功人品服众,威望极好,他的死使整个县衙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中。沈清平一直视刘捕头为左膀右臂,若非不舍,早就把他推荐到秦知府那里任职去了,日前好不容易下了决心,却出了这样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