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来到宋平的办公室,顺手关上了门。吕丽的表情有些严肃,宋平便意识到事情不简单。果然,A市的天桥出事了,竟然发生了坍塌,酿成五死七伤的惨剧。这事轰动了全省,因为那座天桥交付使用还不到十年。
为了平息民愤,也为了给死者家属们一个交代,省里让咱们厅成立调查组。咱们处是城市建设处,调查组的主要负责人选估计会落到咱们处。吕丽说。
宋平愣了一下,陷入沉默。
你就没什么想法?吕丽话里有话。
这是趟浑水,再说人选也不会落到我身上。宋平自嘲地笑笑。
吕丽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宋平拿出一个精巧的礼盒递给吕丽,这是他答应送她的礼物。礼物是冷玉在一间女性用品店挑的,她把一个精美的礼盒递给宋平,狡黠地笑着说,你的同事一定会喜欢的。
你还真送我礼物。吕丽笑着说。
应该的。宋平也笑了。
会议是一个小时后召开的,郑处也来了。郑处一直在医院休养,等着正式退休,他不上班的结果,是把二处的人搞得提前进入战备状态。见到郑处,宋平他们都站了起来,连厅长也欠了欠身子。显得格外兴奋的是吕丽,她过去拉住郑处的胳膊,热情地询问他的健康状况。
郑处的反应有些漠然,这跟过去简直判若两人,但吕丽浑然不觉,声音甜得发嗲。厅长笑了,其他人也跟着笑了,不笑的是郑处,还有书记。宋平望着郑处那张过于苍老的脸,想象着他和吕丽在私底下亲热的情景,觉得有些滑稽。
会议是厅长主持的。他介绍完情况便说,我们把郑处从医院里请来,更说明了确定调查组人选的严肃性与公正性,这是书记的意思,当然,也是我的意思。厅长把脸转向书记,书记点了点头。
老郑,你在二处干了快二十年,对几个副处的情况也最了解、最有发言权,还是你先说吧。书记提议道。
郑处却陷入了沉默,气氛一下子变得压抑起来。
郑处终于还是说话了:这确实有些难办,二处几个副处的能力都不错,这是有目共睹的嘛,但总的来说,张涛办监察办得比较多,经验也丰富些,我认为张涛是更合适的人选。
我没意见,赞同郑处的提议。厅长几乎在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所有的人都愣了一下,包括书记,而厅长正笑眯眯地望着他,等着他表态。
我和刘厅是一个意见。书记说。
老郑,听你说过,王科长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让他给张涛当副手怎么样?厅长突然又说道。
郑处连连附和,王可年轻有为,给张涛当副手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记也说,那就让王可给张涛当副手。
从会议室出来,宋平注意到李显的脸色有些发灰。
宋平刚回到办公室,张涛的电话便打来了,语气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他是请宋平喝酒的,他还记得宋平回来后,要给他接风。宋平说,这怎么可以,应该是我们给你送行才对,就这么定了。挂了电话,宋平又打给李显,李显已经恢复了平静,听到宋平的建议,连连说好。
当晚,由宋平和李显牵头,二处的人在一家酒楼给张涛和王可送行。为了表示诚意,宋平和李显都没有开车,说要好好陪张涛喝两杯。张涛多少有些激动,他也没开车。
总共三桌,除了郑处,二处的人几乎全到了。张涛提议让宋平主持,宋平却让给了李显。李显当仁不让,首先举起了酒杯。
气氛很热烈,大家频频举杯。李显一次次给张涛敬酒,而张涛也一次次回敬李显。两个人脸上都挂着满满的真诚,在酒精的作用下,竞显出几分天真。宋平也喝了不少,他给大家一一敬酒,敬到王可时,不免多说了几句,王可干脆一气喝了双杯。
吕丽没有喝酒,整晚只喝白开水,推说自己是开车来的。当然,二处的人都见识过吕丽的酒量。大家不好说什么,但宋平和吕丽碰杯时开玩笑说,还是你跟张涛的交情深啊,这酒都带着热气呢!大家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