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皇帝女人

儿童资源网

东汉时期的皇帝女人

  纵情声色、不拘小节的和帝看出了邓贵人的谦卑和小心。和帝认为,邓贵人这样谦卑劳心,这样对皇后以示恭敬,是她仁德宽怀的表现,更反映出她的风雅不凡。和帝便由衷地赞叹说:“邓贵人这等谨慎用心,修德之劳,实在是太难为她。”

  和帝渐渐离不开邓贵人。皇后越发妒恨。邓贵人见此情形,心中十分不安。和帝宠眷邓贵人,入夜后总是到嘉德宫留宿,邓贵人便称自己有病,让和帝到中宫陪着阴皇后。邓贵人知道,自己已是够招人恨的了,如果专宠,更会招恨。

  后宫后妃美人很多,但一直没有怀孕。邓贵人以皇帝后嗣为忧,常为皇子祈祷,并亲自采选宫女,送给和帝。和帝爱幸她,侍婢敬重她,宫女称颂她,邓贵人的宽厚仁德便享誉宫中,超过了皇后。阴皇后更是咬牙切齿暗恨不已。邓贵人心中无愧,尽管这样委曲求全,还是不能见容于皇后,邓贵人感到做人不容易,活得太累,也太艰难。

  永元13年,公元101年,年方22岁的和帝刘肇不幸染病,卧床不起。和帝生命垂危,挣扎在生死阴阳界中。坐镇后宫的阴皇后顿起杀机,以为时机到了,正好可以杀尽邓氏家族,以泄多年的怨恨。阴皇后恨恨地对左右说:“我一得志,一定要杀了邓贵人,杀尽她的全家,看她还能神气什么!”

  当时,卧病不起的和帝住在章德宫,皇后阴氏住在长秋宫,邓贵人住在嘉德宫。皇帝卧病,除了皇后以外,没有皇帝的宣召,谁也不能随意进入章德宫探望病情。所以,只有阴皇后知道皇帝的病情,而阴皇后出此狂言,近侍们就知道了此话的分量,猜想皇帝可能真的不行了。如果皇上真的驾崩,皇后得势,邓贵人及其家族就会真的死无遗类了。阴皇后的近侍敬仰邓贵人,也同情她,便悄悄地将这一情况告诉了邓贵人。

  邓贵人听了这话,一下子吓懵了。这实在是无异于晴天霹雷。邓贵人缓过神后,泪水便像断线的珍珠滚落下来。邓贵人泣不成声地说:“我恭敬谨慎,一心服侍皇后,想不到还是不能被皇后所容,看来我的祸事为时不远了。”邓贵人敬重皇后,决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可想不到还是这种结局。邓贵人对于死倒不是很畏惧,只是觉得伤心、委屈。邓贵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不但没有给家族带来安宁和荣誉,反而会招至灭门之祸,邓贵人无论如何也不甘心。邓贵人泪流满面,心里像压着一块石头,格外的沉重。邓贵人冷静下来以后,想着如何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邓贵人想,看来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了命了,一定要保住自己的家族。而如果真的这样,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自己从容赴死,求得上天保佑皇帝,让皇帝痊愈。

  邓贵人将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心腹侍女赵玉。赵玉听后,如万箭穿心,便极力劝阻:“贵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千万不可草率。”

  邓贵人含着泪,痛楚地说:“我这番苦心,你应该了解,这是出于三思以后才作出的决定。这样做,既可报答皇上宠遇的厚恩,求得皇上早日康复,又可以除家门无端的灾祸,还可以保全皇后的名声。”

  邓贵人拿定了主意,命赵玉准备好祭品、香案。邓贵人决定在这天晚上,祭祷一番以后,饮鸩自尽。邓贵人淋浴、更衣,铺开纸,挥笔写下了一篇祷文,表述了自己替皇上祈福、从容赴死的决心。赵玉无计可施,便只好听从吩咐。赵玉在忙乱中,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主意:何不用缓兵之计,救贵人一命?

  等邓贵人将喝鸠酒之际,赵玉奔进宫中,奏报邓贵人:“章德宫传讯过来了,说皇上的病基本上好了,再过几天就会痊愈!”邓贵人听这一说,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邓贵人以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天,上天保佑,让皇上康复。邓贵人长吁一口气,说:“谢天谢地,皇上康复,我也心安了。”

  真是天不绝邓贵人,事是这等凑巧。第二天,真地传出了和帝病愈的消息。宫里一场虚惊。和帝渐渐康复了。下朝以后,和帝依旧更多地走向嘉德宫,和邓贵人同吃同宿。阴皇后一天天被冷落,忍耐力便到了极致。可是,阴皇后又能如何呢?无可奈何的阴皇后便想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主意:以巫蛊诅咒邓绥,让邓绥早日死去。流行于汉宫的巫蛊活动一直为宫中女子所信奉,但汉宫中严禁此类不仁的行为,被视为邪道,坚决禁止。而阴皇后所行的巫蛊是最毒的那一种。

  阴皇后巫蛊恶咒邓贵人,赢得了家人的支持。阴皇后的外祖母邓朱经常出入长秋宫,阴皇后让邓朱在家中秘密供养毒虫,行巫蛊秘术,巫咒邓贵人。时间一久,有心腹秘告和帝。和帝自然大怒,但和帝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派心腹查实。查核的结果,自然真有其事,不仅邓朱和皇后参与其中,还包括邓朱的两个儿子;阴皇后的三个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