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把排骨全捡起来,一块也没给狗留下。
“哟,这家的洗礼宴可真丰盛!比咱们那家强多了。”
流浪汉又把一大块雪白的面包扔出窗外。女人们又把白面包捡起来,兜在围裙里。流浪汉时不时往窗外扔肉和面包,不一会儿工夫,所有的女人都兜了满满一围裙的吃食。
她们回到财主家,财主惊奇地问她们:①计算谷物等的容量单位,一蒲式耳约等于35至36公斤——译注
“喂,太太们,那里怎么样呀?”
“那里正在举行一个真正的洗礼宴,跟咱们这里的可大不一样。”她们回答。“瞧,他们把多大块的肉从窗户往外扔呀,还说是给狗吃的哩!我们都把它们捡起来了,是我们,而不是狗要吃它们。他们喝的葡萄酒,红得就像血一样。”
穷汉家的洗礼宴还在继续。这帮婆娘又蹑手蹑脚来到穷汉家门外。一个流浪汉附着另一个的耳朵说悄悄话,可声音大得足够让那些婆娘听得清清楚楚:
“喂,你等着瞧,这孩子将来准要娶财主女儿做妻子!”
那帮婆娘当然把这些话一字不漏地回去告诉财主。
“什么,娶我的女儿?”财主愤怒地嚷嚷起来。“那个叫化子的小子?我要先把他宰了!”
第二天,两个流浪汉告别了穷汉一家,又继续上路了。穷汉家那些肉和酒,没过多久便全吃喝光了。他们一家又只能靠吃玉米饼子度日。
从那以后,财主便一直在动脑筋,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穷汉的孩子骗出来杀死。
因此,有一天,他去穷汉家,对穷汉说:“把你的小儿子给我算了,反正你们也养不起他。没准我将来还要把女儿嫁给他嘞。我会好好照看他的。我用两蒲式耳玉米换他吧。”
穷汉为了不让孩子饿死,不多加思索,便同意财主用两蒲式耳玉米把小儿子换走。
回到家,财主做的头一件事是钉一口小棺材。他把穷汉的儿子装在棺材里,然后把棺材放进河中,让河水把它冲走。
河水把小棺材冲走了,愈冲愈远,一直冲到河边一座磨坊的墙上。
这时,正在河边钓鱼的磨坊主发现了那口小棺材。“莫非上游什么地方下大雨了,”磨坊主在自言自语,“大水冲走了屋里的小棺材。”
磨坊主从水里把小棺材小心翼翼地勾上岸,扛回家去。他对妻子说:“瞧,孩子妈,这是水上漂来的一口小棺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兴许是个孩子哩。”
磨坊主把棺材盖子打开,里面果然躺着一个漂亮的小男孩,已经奄奄一息。
“噢,咱们多么走运呀,命运之神居然给咱们送来一个儿子!”磨坊主说,“咱们没孩子,而且都上了年纪,没有希望再生孩子了。”
他们解开破布片,把孩子裹在干净的襁褓里,然后喂他吃的。从此以后,他们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那样精心喂养孩子。磨坊主和他的妻子都已经老了,因此更疼爱孩子。
孩子渐渐长成英俊的小伙子。财主的女儿也长成待嫁的姑娘。很快来了许多求婚的,姑娘也答应嫁给第一个求婚者。于是,财主家便忙着张罗婚事。
财主套上四头牛拉的大车,载着满满一车麦子到磨坊去,好磨成面粉供婚宴使用。
当他来到磨坊时,发现那里有个英俊的年轻人。年轻人在磨面,老磨坊主只是上上下下来回在走动。财主马上想到,这小子会不会是他装在棺材里扔到河中去的那个男孩?他仔细观察了一会,肯定小伙子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现在我女儿虽然已经订婚,仍有被他娶走的危险。”财主在心里暗暗说。
于是,他对磨坊主说:“我忘了点事,请你打发这小伙子给我老婆捎封信。”
老磨坊主回答说:“我很乐意让他去,不过这里活儿多,他不在我一人忙不过来。”
“他很快会回来的,”财主要他放心。
经他再三恳求,老磨坊主终于答应让小伙子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