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聪明的姑娘》从前,有个聪明的老头,名叫张古老。他有三个儿子,都生得呆头呆脑。娶进来三个媳妇,也都心眼不大灵活。一天,老头儿把三个媳妇叫到眼前,说:“你们好久没有回娘家了,今天就让你们回去看看。”三个儿媳妇一听,欢喜得不得了,忙问公公让她们住多久。张古老说:“大媳妇住三、五天,二媳妇住七、八天、三媳妇住十五天。三个人要同去同回。”三个媳妇想也没想,便答应了。张古老又说:“回来时,你们要带点东西孝敬我。”于是,张古老让大媳妇带“骨头包肉”,二儿媳妇带“纸包火”;三儿媳妇带“河里的柳叶沤不烂。”三个儿媳妇满口答应,一起动身回娘家了。当她们走到三岔路口,要分手时,才记起公公的话。 大媳妇说“公公让咱们住的日子不一样,同去容易,同回怎么做得到呢!”二媳妇说:“还有礼物呢,咱们见都没见过,到哪儿去找啊?”这可怎么办呢?三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坐在路边哭起来。 正巧一个姑娘从这儿路过。她看到她们在哭,便问道:“三位大嫂,你们为何哭得这样伤心?”三个人忙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小姑娘。小姑娘笑着说:“这很容易,你们只要照我说的就行。” 听了小姑娘的话,她们三人一想,果然不错。便谢了姑娘,欢欢喜喜地分了手,各自回家。后来,这三个媳妇一起回到婆家,见着公公,把礼物交给了他,张古老真的大吃一惊,因为她们带回的礼物,一点也没有错。你知道这三个媳妇回娘家该住几天,该带什么礼物送给公公?《!--empirenews.page--》
41.《推窗》明朝江南大才子唐寅,少年时,便爱画山水人物、石头松竹。母亲见儿子有些天赋,便递给他一个行李卷和一包碎银,要他去大画家沈周名下学习深造,以求更上一层楼。 沈周见小唐寅俊逸清秀、聪明伶利,便收下这个徒弟。唐寅学了一年之后,偷偷把自己的画与师傅的作品比了比,感到不相上下,不愿再学下去了,于是提出要回家“孝敬老母” 沈周看出唐寅的自满情绪,就叫妻子做了几样菜,端进东厢一间小屋里。师徒二人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谈着话。沈周笑问:“学画一年,想念老娘是吗?”唐寅连连称是。 沈周佯笑道:“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可以出师了。”唐寅拱手施礼:“感谢老师大恩。”沈周笑了笑,说:“这酒喝得为师全身发热,你帮为师将窗子全部推开,凉快凉快。” “遵命。”唐寅应了一声,起身走到窗前,他推了推西窗推不开,又转身推了推北窗,也未推开。唐寅细细一看,大为震惊,噗通一声双膝跪下:“师傅,我不想回家了,留下我再学三年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2.《点戏》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请文朋诗友,他总是不请自来。一天,江西才子黄庭坚专程来到杭州拜望自己的老师。苏东坡见到了门生,十分高兴,邀他同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还带了梨园弟子和琴师鼓手。游船离岸,苏学士捋须笑曰:“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来白吃一顿,今天他捞不到半点油水了吧,哈哈!”谁知话音刚落,躲在船仓底下的佛印双手一推,爬了出来,嬉笑曰:“我这不帮你陪客来了?”苏东坡师徒二人面面相觑,不禁笑了起来。三人在画航中喝了一会儿,开始点戏。生性诙谐的苏东坡捋须一笑:“我先来点!”于是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一个“刽”字。黄庭坚接过老师的笔写了“乔木”二字。佛印放下筷子,又点了一折,但也未直言,只写了“满江红”三字。你知道三人各点的是什么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