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3年奋斗,罗晓梅考取了大专,罗开然夫妻喜不自禁。不过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他们很快陷入焦虑之中。3年学习,每年七千元学费加上千元生活费,对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罗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罗开然夫妇把所有能用的钱都筹集起来,也不到三千元,无奈之下,他们想到卖血。
可是医院了解到罗开然夫妇的身体状况,还是劝他们不要献血,“卖血那点钱解决不了问题,你们贷款吧。”安熙想到有个远房亲戚在一家银行营业部当主任,便找到他写了贷款申请由他作担保,低息贷到一万元,总算把晓梅送进了大学。
成了大学生的晓梅不像别的女孩子成天乐颠颠的,她的心头有份压抑和沉重。想到父母为她读书付出的辛劳,她就督促自己抓紧学习,用好的成绩回报他们。果然,一学年下来,晓梅的成绩在全班数一数二,还获得了三千元奖学金。
罗家平静的生活原本可以一直这样继续下去,可就在此时,石达文夫妇又出现了。这回,他们的状况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了,石达文做了一笔大生意,现在经营了一家大理石加工厂,可谓生意兴旺,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有了钱以后,他们就想把晓梅找回来。不过他们也了解到罗家这么多年没有亏待过晓梅,而且他们已经完全把晓梅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所以他们担心直接去罗家要孩子,罗开然夫妇会不答应,所以托了很多层关系,最后找到了晓梅所在的学校。
2004年夏天,石达文夫妇通过精心准备,怀着满腔热切的心情,来到成都。可是晓梅在见到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丝毫没有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她看着眼前这对西装革履、披金戴银的男女,只是觉得很陌生很可憎,根本不想理睬他们。宋靓莹当然忍不住思念之苦,上去抱着晓梅痛哭流涕一番,然后反复念叨:“都是爸爸妈妈不好,我们不应该抛弃你……”夫妻俩百般祈求晓梅原谅。
那段时间,石达文夫妇一直在晓梅身边跟前跟后,又哭又说,摆出一副伤心不已的样子,但晓梅仍然不动心。后来,夫妻俩找到晓梅的班主任,百般求老师帮忙,最后班主任勉强同意帮他们说服晓梅。
那天,班主任把晓梅和石达文夫妇找到一起,她拉着晓梅的手说:“他们毕竟是你的亲生父母,以前是他们做错了,但谁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呢?俗话说‘血浓于水’,你总归再给他们一个机会吧。”晓梅知道老师也是一片好心,但一想到养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她就更不想离开他们。“老师,我谢谢你。你知道我能上大学,养父母是怎么挺过来的吗?他们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不能离开他们。”晓梅向在场的人哭诉了自己的成长史,让大家为之动容。被感动的班主任对晓梅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亲生父母也没有要求你离开现在的家,只是,你也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给亲生父母一个改过的机会,毕竟,他们这些年,心里也不好过啊。”在强大的劝导攻势下,晓梅也招架不住了,她点点头说暂时不记前嫌,磨合一段时间再说。
石达文夫妇听了高兴的不得了,硬拉着晓梅的手一起回寝室。他们把为女儿买的一皮箱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手机,化妆品,衣服……然后在女儿身上一样样比划着看。晓梅虽然不喜欢眼前的两个人,但毕竟是女孩子,看到这些东西还是有点兴奋。在此前,晓梅的日子过得好艰难,每想到父母一滴汗水砸成八瓣的情景,能省的钱她一分也不花,甚至每月要用的卫生巾都只肯买最便宜的,她还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每天赚取十五元报酬。石达文夫妇临走的时候,塞给晓梅二千元钱,说是给她的零花钱。晓梅本来不想要,但想到自己“贫困生”的窘困情况,再想想:他们那么多年都没有抚养过我,这点钱就当补偿也是应该的,于是就心安理得的收下来了。
此后,石达文夫妇每个月都会到学校去看女儿,时不时还打电话嘘寒问暖,给晓梅送钱,买东西,不断地感情投资和热线联系使晓梅变成了富裕学生,同学们对她投以羡慕的眼光。虚荣心慢慢占据了晓梅的心灵,物资的诱惑让晓梅全部忘记了过去的计较,她在沾沾自喜的同时,感觉到了生父母对她的关爱,慢慢地,她的感情天平倾斜了。
2006年7月,晓梅毕业后被聘用到阆中一家民营公司,干了一个多月,就在宋靓莹的百般要求下,去了广州工作。临走时,罗开然夫妇对女儿百般挽留,痛哭流涕地说:“晓梅,你出去发展我们不怪你,但是我们心疼你,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我们不放心。”其实,晓梅的心里也挣扎了很久,她知道养父母对自己深情一片,但看着家里的穷酸样子,想着阆中这个小地方什么都没有,她知道如果一直留在这里,将来肯定没有前途。最后,她依依不舍地对养父母说:“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会用金钱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