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惠之后,公元前六○年,中国任命郑吉担任首位西域总督(都护),他把总督府(都护府)设在乌垒王国(新疆轮台东北),中国在西域势力,更为增强。
郑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达室》、卷九十六《西域传上》
面积广袤的车师王国(新疆吉木萨尔)位于天山以北,是中国前往乌孙王国的要道之一。车师国王乌贵娶了匈奴汗国的公主,所以跟匈奴结盟,继续遮杀中国使节。公元前六七年,中国在渠犁王国的屯垦司令郑吉率领屯垦兵团一千五百人,再调发各国军队,集结一万余人,攻击车师。以后,匈奴汗国对这个侵入到天山以北的屯垦区大为惊恐,不断派兵骚扰。三年后(前6四),中国认为在天山以北不可能保持据点,把屯垦区撤销,退回天山以南,与渠犁王国的屯垦区合并。乌贵不能抵抗,但投降又恐惧匈奴汗国报复。两难之下,他索性放弃王位,向西投奔乌孙王国。中国就把车师国民东迁到交河城(新疆吐鲁番),而在车师故地(新疆吉木萨尔)屯垦。公元前六○年匈奴之日逐王先贤择背叛单于准备投汉时,郑吉发动西域诸国的五万兵力平安地将之后护送前往长安,有功与史。
后来郑吉在某次西域作战时不幸死于军中。在郑吉死后中央派甘廷寿任都护,而陈汤任副都督。
陈汤(?~公元前六年)山阳瑕丘(今山东省曲阜县)人。以西域兵力攻击匈奴的郅支单于,并将之斩首,其结果虽使得西域重新回复平稳,惟其独断出兵却成了问题,因而经过很长时间才加以论功行赏。后虽一度任命其为关内侯,惟因其穿着战利品等事情暴露,因而问罪改贬至僻地。总之,是个问题很多的人物。——《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卷九十四《匈奴传?下》、卷九十六《西域传》
陈汤任副都督的时候,位于达拉斯河畔的匈奴势力增加,不仅压迫乌孙等部族,竟然还胆敢杀害汉的使者,为了避免其继续坐大,见此情势的陈汤便独断地出兵,公元前三六年,距郅支单于杀中国使节八年,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指挥官(副校尉)陈汤调发各国军队,连同屯垦兵团,共四万余人,分两路向郅支单于夹攻,南路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穿过大宛王国;北路则穿过乌孙王国,在郅支城(哈萨克江布尔)下合围。郅支城陷落,联军斩下郅支单于的头,传送距离三千三百公里的中国首都长安。陈汤在他给的报告中,陈述所以发兵的理由。他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再远,也要诛杀。”也就是网友们反复引用的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出处,经过次战北匈奴汗国灭亡。
王玄策
王玄策是中国另一个强力王朝——唐朝时期的人,与强汉时一样,与王玄策同时代的名将也多的举不胜数的,在我印象中王玄策虽然有名,但是(在民间)知名度远远不能与李靖、秦叔宝、李绩(徐茂公)等相比,甚至连程咬金的名字都比他响亮,可是我看过他的历史后大吃一惊,王玄策直是个奇人。
王玄策生殁年及出身地均不明。公元六四一年因北印度的玛卡达送使节来唐,因而以对其答札之副使节身份,于六四三年前往、六四六年归国。接着,翌年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而被卷入提的王位篡夺事件(也是王的扬名之战,在下文将介绍)。于六五八年第三度被选为往印度之使节,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旧唐书》卷九《西域传》、《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八冯承钧“王玄策事辑”(《清华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