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参谋长马歇尔
马歇尔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官队伍。他接连破格提升了4000多名年轻军官。后来驰名于世的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克拉克等,都是由马歇尔,一手提拔到关键性岗位上来的。后来他们都成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独挡一面,战功卓著的指挥官。同时,他还采取坚决步骤清除陆军中不合格的军官。马歇尔最瞧不起那些为个人名利,四处钻营,谋求升迁的人。曾有一个人去拜访马歇尔,本来马歇尔已为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职位,但此人一进门,就大讲自己应被提拔的种种理由,马歇尔勃然大怒,对此人的任命自然也告吹了。
马歇尔这位年轻的参谋长对总统罗斯福、陆军部长史汀生和国会成员们都很敬重,但在原则问题上又从不让步。马歇尔深得罗斯福总统的信任,对军事战略负有重要责任,有关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向总统报告。即使有时与总统的意见不同,他也非常直率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他在任参谋长期间,曾多次与国会成员有不同意见,他每次都不轻易让步,经过争辩,大多数是以马歇尔的“胜利”而告终。他直率、诚实的态度赢得了国会议员们的信任。
马歇尔欣赏能够并愿意做出决定的人,他把自己的很多工作交给他们去做。他常说,他可以给一千个人安排具体工作,但其中绝大部分人不能放在负责岗位上,因为他们都必须让他做出每一个决定。他坚持主张,他的主要助手应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自己得出的结论去思考和行动。1940年的某一天,马歇尔对陆军参谋长助理布莱德雷和他的助手们说:“先生们,我对你们很失望,至今为止,你们对我做出的决定没有一个不同意的。”布莱德雷回答道:“将军,那是因为还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当我们不同意你的决定时,阁下,我们会告诉你的。”马歇尔严厉指责那些对上级报喜不报忧的军官,极端厌恶唯唯诺诺的人,他经常告诫下属,不要因为顶头上司在场而产生顾虑,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马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对反法西斯阵线有利,特别是对英、美两国有利的战略思想,即“首先打败德国”的战略。这一战略,是马歇尔于1940年写给总统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来的,后来在阿卡迪亚会议上得到了美、英两国政府的承认,成为美、英两国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共同战略。因为在马歇尔看来,德国比日本的军事力量更强大,而且德国已经控制了西欧并威胁着大西洋和拉美,英国已经同德国交战,美国向欧洲战场提供援助,既符合美国利益,也可能会更容易、更快些。这就充分显示了马歇尔的战略头脑,
在作战指导方面,马歇尔几乎筹划指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欧洲、太平洋两个战场的所有行动,成为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位总统的主要军事顾问。
开始,他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太平洋战场。珍珠港事件之前两个星期,他就预告,美、日外交关系恶化,来自日本的战争威胁已经明确,但他没有对驻夏威夷陆军司令肖特中将为应付突然事变而采取的措施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指示。珍珠港事件之后,他为此受到了人们的批评。事件发生后,他曾对恢复美军士气作出了很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