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趣事谁的造句好

儿童资源网

文学趣事谁的造句好


  (五)
  几周过去了,陈阳的造句练习着实有了一定进步。写特短的句子,专找眼前的事写,抄录课文原句。这些毛病呀,他改了。
  嘿,没想到,最近他又玩出新花样。看着他的造句本,我真是哭笑不得。第二天课上,我用小黑板将他的“杰作”端出来:
  亲切──放学回到家,姥姥亲切地接过我的书包说:“孩子可回来啦!”
  夸奖──放学后,姥姥看到我的卷子,夸奖说:“阳阳真是好样的!”
  建设──放学后,姥姥带我上街,看到新起的大楼说:“首都建设得真快呀!”
  同学们默读后,不少人都笑了。陈阳站起来。
  “陈阳,你真可以!又有新招啦!谁能说一下,他这样造句,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是想,不管您老师出什么造句题目,他都能用‘放学后’‘姥姥说’应付。”
  “他还是图省事,不肯费脑筋。”
  “我知道,他这叫以不变应万变。”
  大家说得多好。“陈阳,请从下。”
  接着,我叫起罗月,请她读自己的造句。
  ──那天帮乔三春补完课,她妈妈拉着我的手亲切地说:“你真是班里的好干部,真是三春的好朋友啊!”
  ──星期日上午,我练完小提琴,教练万老师满意地夸奖说:“不错,这两周又有明显的进步!”
  ──叔叔从地质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去青海盐湖参加大西北建设中,为祖国四化大业贡献青春。
  谁的造句好,一比,档次差距就清楚了吧?
  (六)
  为帮助陈阳尽快提高造句能力,我跟他耐心地长谈了一次。他虚下心来,对前面提到的那些偷懒的做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段时间过后,他又有了进步。
  为提高造句质量,为进一步学好作文,还有一个问题,不能放过。请看下面他写的句子:
  不慌不忙──晚饭后,爷爷切开一个大西瓜,我不慌不忙地吃起来。
  眉开眼笑──早晨,我起床一看,大晴天,便眉开眼笑地说:“噢,玩去啦!”
  我问奶奶:“您看这两个句子怎么样?”
  “罗月,你说呢?”
  罗月深思了一下,说:“两个成语,倒是用得都对。只是,只是没有什么思想内容,不大符合您讲课时提的要求……”
  是啊,说得有道理。一篇作文,得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一个造句,尽管很简单,也得有那么点意思。要有点思想内容,也不是叫大家只喊口号。怎么做呢,
  还是请从罗月的造句中用心领悟其中的道理吧。
  ──试卷答完后,我总是不慌不忙地从头到尾检查三遍,决不放过一点小错。
  ──奶奶七十大寿那天,她打开钢琴,眉开眼笑地自弹自唱《夕阳红》,受到全家人称赞。
  好吗?好。和陈阳的“吃西瓜”“看天气”比,罗月的“查试卷”“奶奶弹唱”有意思了。连造个句子都知道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性,作文时当然懂得在突出中心思想方面使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