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辛亥革命后,留辫者仍扬长过市,见怪不怪。辜鸿铭五四时期在北大当教授时还拖着一根花白的长辫子,出没校园,自觉美不胜收,吟诗云:“残雪犹有傲霜枝”。以翻译西方小说名噪一时的林琴南,不但总是留着一根长辫子,而且扬言他的双腿不能给皇帝磕头了,还有何用!常往东陵痛哭。末代皇帝溥仪的辫子一直留到了1921年,也没有人强迫他剪掉,后来是自己觉得留辫实在不美,主动请人剪了。
种种迹象表明,民国后留辫与否是自由的,开放的,基本没有再将其“政治化”,强制打压。包容、自由、平等、博爱,在辫子这个问题上已经有所体现。但是,“辫子政治”中所反映出的中国泛政治的文化传统及其一元化的你死我活的专制的思维方式,仍然在后来的历史事变中顽强而曲折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