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道平回忆说,那时他飞行技术应该说是比较差的,能击落敌机靠的是过硬的射击技术。
1953年3月9日上午,我志愿军空军机群完成了航飞任务返航,二中队执行掩护机群返航任务,在清川江上空发现两架敌机,中队长机李世英令长机组攻击,僚机组掩护。在激烈的空战中,蒋道平击伤一架。当蒋道平正要追击受伤后企图逃往海上的敌机时,忽听中队长机命令“470(蒋道平代号)编队返航。”听到呼叫,蒋道平即停止追击,编队返航。事后,他认为此次战斗没有击落敌机只是击伤,是由于急于攻击,才没有达到全歼的目的。后来蒋道平总结了多次空战经验,归纳为:先敌发现,援救战友,近距歼敌,要稳、准、狠。
3月13日下午,蒋道平与长机宋义春跟随团长樊玉祥和领航主任4人编队返航,正往北飞时,发现大约两三公里远的地方有两个黑点,一时还判断不清是敌机还是友机。蒋道平立即报告团长:“461(团长代号)、461,在你的左后方发现两个目标。”一会儿,蒋道平看清楚了是两架F-86战斗机,直接窜到团长后面并咬住了团长的飞机。情况十分危急,蒋道平呼喊团长的代号让他尽快摆脱,可团长并没有动静(那时空中无线电仅有一个频率,打起仗来像闹市一样嗡嗡响,据后来听团长说,他听到了报告,但没有看到敌机)。蒋道平立即报告长机:“469,我攻击,你掩护!”说完驾驶飞机钻过去,蒋道平想尽快轰跑敌机,刚对准就开炮了,没有打中,但敌人听到炮声马上左转脱离了团长。这时蒋道平机智地跟了上去,瞄准敌机就是一串炮弹,一架F-86战斗机当场掉了下来。
蒋道平打了4架美国飞机以后,被送到沈阳北陵机场空3师补课。主要是学习飞机放单飞必须掌握飞复杂特技。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必须拿到飞复杂特技的资格证书。当时蒋道平驾着自己的战斗机飞往沈阳,空3师的领航主任张滋说:“你已有打下几架飞机的经历,实际上已具备了飞复杂技术了。”而后带他飞了一下说“你完全可以放单飞了,回去吧。”蒋道平当天就驾机回到中队。
4月12日上午约8时,蒋道平在45团团长樊玉祥率领下,12架战斗机编队,按空联司令部的命令飞向龟城、清川江地区上空,其作战任务是保证水丰发电站和鸭绿江大桥。
按照地面指挥所指示的航向、高度,编队飞到龟城附近上空以后,蒋道平正搜索敌情时,由于没有注意到飞行编队转弯,转眼一看自己成了单机,也就是在这个瞬间,他发现敌机从南向北编成纵队,每批4架,一批接着一批向北飞去。敌人可能有自己的目的,半路上他也不会和你纠缠。蒋道平左转弯插进去,咬住两架敌机,由于离敌机偏远没有被发现。蒋道平想,你向北飞,早晚会转弯。果然不出所料,他立刻切了个半径赶上去,先向敌僚机开炮,没击中。又向长机开炮,被击落,飞行员在黄海海面跳伞获救。他单机迎战四机,并击落后来被美国空军命名的“首席三料王牌飞行员”麦克康奈尔驾驶的座机。
这一天,他们团三大队的副大队长马建中在返航于朔州附近,也击落F-86战斗机一架。
6月7日下午,美国空军组织一个混合机群,共21批160架,其中16批F-86战斗机122架。F-86主力在昌城至义州地区组成较严密的拦阻网,并以4至8架连续封锁我一线基地,直接掩护美军对拉古哨发电站进行袭击。
那时,美国空军为了达到其轰炸我鸭绿江沿线重要目标的目的,常以4至8架的小编队封锁我一线机场,阻止和打乱我飞机出航或待机袭击我返航着陆的部队。这天下午,空15师45团奉命起飞12架、43团起飞8架米格-15战斗机,由团长樊玉祥率领至铁山地区与敌空战后经昌城返航。此时,敌对我拉古哨之轰炸已经结束,大部分飞机已开始返航,仅剩8架F-86活动于大堡机场附近,企图袭击我着陆部队。
14时43分,45团准备着陆时,领队长机樊玉祥接到地面指挥所关于机场附近有敌情的通报后,命令部队驾机绕到敌潜伏区的侧后,使敌不能在潜伏区内窥探我机动向。同时,也集结了部队,加强了搜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中队宋义春发现左后方两架F-86企图攻击领队长机樊玉祥,他立即提醒长机拉起来,同时让僚机蒋道平向右侧发起反击。宋义春开炮射击未中,蒋道平切内圈迅速接近敌机,连续射击6次,将敌长机击落。然后再去攻击僚机,只开了两次炮,因炮弹卡壳(当时认为炮弹用完,后检查为卡膛),只是把该机打伤没有击落。这一次空战,蒋道平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这也是蒋道平入朝最后一次升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