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

儿童资源网

美国内战

  1864年,北军向南方发起三路攻势。在东战场,格兰特采用消耗战略,经荒野战役、冷港会战,使李军团主力消耗殆尽,损失3.2万,再无力进攻了。在西线,谢尔曼长途奔袭敌后方。他指挥10万大军插入南方腹地,9月攻占南方最大工业城市亚特兰大。从11月15日起,又挑选6.2万精兵,发起“向海洋进军”,一个多月大军长驱300多英里,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毁种植园、城镇和村庄,摧毁工厂企业,连铁轨都拆下来弄弯。南方到处火光冲天,一片废墟。12月21日大军攻占了萨凡纳,完成了摧毁南方后方的任务。与此同时,北方海军也对南方实行“窒息式封锁”,完全切断了南方对外联系。

  1865年,南方已山穷水尽,濒临崩溃的边缘。北军从陆海两个方向发起最后攻势,北军攻克重镇彼得斯堡和南方首都里士满,李军还剩不到3万残兵败将,4月9日被迫向格兰特投降。不久,南方残军17万全部放下武器。在北方取得胜利的时刻,南方奴隶主分子暗杀了林肯总统。但这一垂死挣扎挽救不了南方失败的厄运。

  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南方奴隶制度的灭亡而告终。北方胜利的原因,是由于林肯能顺应历史潮流,采取解放黑人等一系列革命措施,调动了北方广大人民和黑人的积极性,同时国际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南北方经济力量的悬殊也是北方胜利的重要因素。

  这场战争具有现代总体战争的许多特点:双方均实行征兵制,共动员了400万人参战;双方均动员全部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争目标不仅要消灭对方,而且要摧毁对方的社会经济制度,彻底征服对方;双方共死亡62万人,其中北方36万,南方26万,伤者百万以上,耗资250亿美元。损失之大,消耗之严重,均为近代战争之首。此外,战争中广泛使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无线电报、装甲列车、卡宾枪、开花炮弹、照相侦察、高空气球、装甲舰、水雷、潜水艇、扫雷装置,等等。这些使战争面貌大为改观,后勤供应也更为复杂。

  因此这场战争在军事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被称为“第一次现代战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正如列宁所指出,它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