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劳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它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教育过程。
125. 一个人在童年、少年时代对劳动的体验是极其宝贵的,那种对劳动的鄙薄与忽视将在其成年后成为冷漠、懒惰、不思进取甚至走上歧路的根源。
126. 劳动关乎心灵,劳动培育了人的闪光、坚韧与勇敢的心灵。
127. 教育孩子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从自我服务做起,从尊重身边的劳动者做起;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欢乐与幸福,包括在劳动中培育其对亲人的责任与忠诚。
128. 劳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精神的培育。
129. 死记硬背所造成的联想思维的衰退是造成孩子智力低下、学习产生障碍的主要原因。由于我们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智力发展规律的无知,许多孩子就这样被教傻了,教笨了。
130. 有些东西之所以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抑或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忘记,都是因为它承载了我们的情感。
131. 记忆也需要感情色彩。
132. 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当我们调动了孩子内心深处最高尚、美好的情感,让他们置身于这诗一般的境界时,孩子们从心底流出的都是诗一般的语言。
133. 知识不仅是目的,还是手段,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同样,学习语言也不该是一味地“积累”,而要把语言变成思考与表达的工具和手段。
134.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积累”是被提及最多的词语之一。但究竟什么是“积累”,怎样“积累”,“积累”后怎样运用,许多老师恐怕没有仔细地思考过。
135. (积累的)那些词语虽然数量客观,但它们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没有自由,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力量。
136. 教师美的语言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正是用这把“钥匙”,他在孩子面前开启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并且引导孩子不仅欣赏而且参与创造了这个世界。
137. 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教育信念的一个信条。
138. 一生中若能与自己的书本相遇,是幸运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拥有这种美好的相遇。
139. 永不止步,永不满足,就一定能取得成功,能够到达一个崭新的天地。
140. 童年时代的朗读,这首先是对心灵的哺育,是人的高尚品质对儿童灵魂深处的触动。那些揭示高尚思想的故事总是一点一滴地将人性倾注到儿童心里,构成善良的心地。
141.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42.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和老师反对孩子在游戏上花费过多时间,因为孩子们实在太忙了。他们要学奥数,要学跳舞,还要去学书法。他们哪有时间可以玩啊!在教师和家长的期待与愿望中,这些孩子就这样走过了童年,尽管他们不曾体验到童年的快乐——确切地说,他们度过了没有童年的童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143. 游戏其实也滋养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144. 孩子喜欢那些喜欢孩子的人。
145.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
146. 越是在教育上取得成就的教师,他们越是爱孩子。
147. 如果你不爱孩子,那么教师这个工作就太苦了。
148. 即便是那些不做班主任,而以教科研成就著称的教师,他们的成就归根结底也是源于对孩子的深切的理解和把握,源于发自内心深处的最大的善意和真挚的同情与信赖。
149. 爱,是可以创在奇迹的。
150.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151. 当我们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我们就会以最博大的爱与理解去对待孩子,从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