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青”风俗
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那就是元宵节的晚上可以到农民的菜地去“偷”菜,叫做“偷青”。据说如果“偷”到葱,就会变聪明;如果“偷”到芹菜,就会变勤奋;“偷”到其他菜,也都会发财。因此,每到元宵节,大家都纷纷下地偷菜,偷得不亦乐乎。
说实话,我并不赞同这种风俗。大家在家安安乐乐、开开心心地吃汤圆多好,何必害得菜农们在元宵节夜里苦守菜地,生怕别人摘光了他们辛辛苦苦种好的菜?“偷”到葱就变聪明之类的话,不过是前人美好的愿望罢了,不必当真吧!
记得有一年元宵节,我跟着大家去“偷青”。来到菜地,大家纷纷动手。这时来了一帮孩子,显然是一队“看守者”。他们推开我们的手,哀求道:“求求你们,别摘了,我们好不容易才种出来的。”是啊,这是他们的心血啊!看到这种情形,我于心不忍了。一位叔叔嬉笑着说:“小朋友,摘两棵就行,这点菜能值几个钱呀?”“不行,你摘一点,他摘一点,我们这菜还有剩的吗?”小孩反驳道。最后,“偷青”的人连哄带吓,那块菜地在大家的共同“劳动”下还是所剩无几了。那些孩子只能唉声叹气。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还要保留这样的习俗呢?虽然我没种过菜,但也理解农民种菜的辛苦,而且他们大多不富裕。大家如果仗着这样的习俗贪小便宜,那就太不明事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