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酿葡萄酒普遍甲醇超标,葡萄中含有的果胶会产生甲醇,温度过高还会使过多有效成分流失。另外,市面上出售的食用葡萄因为单宁含量较少,往往并不适宜用来酿酒。
此外,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中途必须打开容器进行放气处理,这也会导致杂菌进入到葡萄汁里面,增加安全风险。自酿葡萄酒,要使用相对可靠的玻璃、陶瓷器皿,而且发酵过程温度也不要过高。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王兴红曾指出,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醇,但同时也会产生甲醇。国外允许自酿葡萄酒,但是不允许用葡萄酒蒸馏提纯白兰地,就是因为如果不懂分馏,很容易造成有害物质浓缩。
水果酵素 喝了半个月,中毒入院
此外,还有近几年流行自制“水果酵素”,杂菌污染是一部分原因,亚硝酸盐和甲醇。去年,由于连续喝了半个月的自制饮料,烟台市民小邱出现了呕吐、恶心等中毒症状。小邱所饮用的饮料就是"水果酵素",但由于发酵所产生的细菌并不一定都是益生菌,再加上卫生不达标,从而造成食物中毒。
“水果酵素”的炮制非常简单:将水果洗净切成块,混合一定比例的糖和水,密封放上1-2个月。
且不说它号称的排毒美容效果如何,单从安全角度讲,水果切开泡水,维生素C等营养素难免有损失;制作时加入大量的糖,会破坏水果本来很好的低热量营养结构;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亚硝酸盐和甲醇等有毒成分。也很容易超标,而且自己发酵为了调节口感,也得加糖,含糖量也高。
因此,想要自制水果酵素产生有助于减肥、美容、提高抵抗力的酶,并不是一件可以把控的事。此外对于水果酵素的功能,专家持怀疑态度。
自制泡菜 亚硝酸盐致癌得小心
亚硝酸盐是一类较强的致癌物,容易出现在泡菜等腌制食品中。报道称,不论泡菜还是咸菜,腌制后1-3天是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期,此时间段含量呈现递增态势。
一般情况下,从第3天开始,泡菜坛子中的氧气因微生物的繁殖而耗尽,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也逐渐减少,所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这一过程需要15天左右。著名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受访时曾表示,通常规范腌制的泡菜表面如果发臭,这才是富含亚硝酸盐的部分。
制作泡菜时,最好选择普通的烧制瓦罐,空气中的乳酸菌可更好地进入罐中利于发酵。对泡菜密封时要始终保证菜和水的总量占容器八成以上空间。
自制药酒 乌头碱中毒,心脏骤停5次
2014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一病人,因喝自制药酒致乌头碱中毒,心脏骤停5次险些丧命。该院急诊中心徐昌盛主治医师提醒,市民自制药酒放中草药一定要谨慎,不要轻信偏方。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初笑鸥建议,泡酒过程需警惕四类中药:一是"马钱子";二是"川乌"、"草乌";三是"水蛭";四是"苍耳子"。这些中药有些具有毒性,不可长期服用,如生的川乌、草乌毒性极大,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
家庭自制药酒应在医师指导下购买药材和使用药酒配方,并结合自身疾病饮用。
一些专家还建议,药酒盛夏季节宜少量服用,特别对阴虚阳旺体质者更应注意。有肝肾疾病、消化道溃疡、高血压、过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患者则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