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2)
精神鼓励怎么最有效
有一位前苏联的教育家曾说过:如果问我为什么可以成功,我想我教育成功的哲学基础就是完全建立在鼓励上。看过几本书的家长很快发现自己平时的表现实在是不大妥当,对此也甚感不满,是啊,为什么老要批评孩子呢?为什么不鼓励表扬?好多书上讲了,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也暗下决心想以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多鼓励孩子这个做法是没有错的,出发点也是对的。所以每当看见孩子做了一件事情,就赶紧媚笑地对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会为父母着想了!如果这次的考试成绩有了进步,虽然心里还不是很满足,也会说:来啊,为你这次取得的进步庆祝一下!
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廉价的表扬。这样不负责的鼓励和假惺惺的表扬让孩子感觉很不舒服,在孩子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你们讨好我、哄我继续干你们想让我做的事情。因为许多孩子本来是自觉自愿的去做某件事,由于这样的恭维话一出口,觉的似乎是上了家长的圈套,尤其那些对家长很逆反的孩子更是如此。最后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是,越鼓励和表扬的事情我就越不干!
而且这种鼓励和赞扬简直和夸人家弱智一样,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许多家长喜欢说孩子真聪明,这样的孩子会很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做成一件事情是因为聪明而来的,而做不好则由于自己还不够聪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便很容易以为自己不够聪明而放弃努力,遭遇挫折和失败以后也不大去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成功?
的确,从一个苛刻的家长转变为善于鼓励的家长也实在是不容易,但更要注意不要过分和过头。面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我们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但这不能作为结束,不能让孩子产生满足和沾沾自喜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还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在已经获得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巴斯德说:“对于学者所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
所以千万不要把鼓励和表扬简单化,要对那些自我人格的超越有及时的评价和赞誉,而不是对那些本来熟捻于心的事情做出表扬,做不好的话,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家长最容易表现的问题
片面地认为只有孩子的学习才是头等大事,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对与学习相关的行为进行激励,这是非常愚蠢的联结。首先,人做的许多事情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鼓励而做的,是自身的需要。把该做的事情和经过努力做的事情混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导致孩子产生学习是功利的进而厌倦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孩子认为学习是给父母学的,为什么会产生为了达到某个私人的小目的才去学习的行为,而一旦目的达到了,或者对目的不感兴趣了,也是造成了对学习无心恋战的原因。
◆ 本节要点
1.不要把生活的必要行为作为奖励和学习表现挂钩。
2.廉价的和恭维式的赞扬只有副作用。
3.没有提出问题和不足的赞扬与鼓励是不完整的。
4.赞扬和鼓励应该发自真心,而不是虚伪的客套。
5.水平再差的表扬也比讽刺和挖苦强。
◆ 家长作业
1.回想自己以前是如何满足孩子要求的。
2.与孩子对现在的鼓励方式进行协商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