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2)

儿童资源网

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2)


  二是如果对这个饭店不感兴趣了,那么对学习的投入和努力便会懈怠下来。对此,孩子也有很好的解释,“反正我也没有吃那顿饭,所以你们也不要对我的成绩有太多要求”。或者“我已经不想去那家饭店了,所以也没有必要再那么刻苦学习了”。
  三是孩子会以为只要学习好了,就什么都可以做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也将导致无限放纵自己的认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有这样的念头,只要我成绩好了,干什么都可以,即使是错误的事情,家长也会原谅的。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会听说,谁谁的孩子学习那么好,结果却干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来,“刘海洋泼熊”的事情就很有代表性!
  我便又跟家长讲道,正确的做法是:当时您就应该和孩子说,今天没有时间了,星期天爸爸带你来你吃,好吗?孩子一定会很开心地答应,把学习和个人欲望满足分开,是为了避免孩子以此作为砝码和家长对立、要挟。
  有很多家长经常与我谈起给孩子零花钱的问题,不知道该不该用钱作为鼓励孩子学习的方式……实际上,提出这样问题的家长的金钱观可能就有很多问题。
  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对钱就很有感觉了。许多孩子因为家长给的零花钱松,结果是变得大手大脚乱花钱;而有些家长对此管理就很严,可是许多孩子却学会了偷钱;出于对钱的复杂情感,在钱的问题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各行其是。
  有人喜欢参考国外的某些办法来做: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就给多少钱,事实证明这样做的弊端是越来越多。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为什么不能尽应尽的义务?还要通过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来索取这不该的报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用金钱来衡量而不是用思想、道德、价值等方式来评价一件事情的意义呢?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教化方式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好处!其结果只能培养——贪婪。
  过早错误地理解钱的功能,很容易使孩子对钱的认识走向极端。导致孩子以为钱是那种万能的东西,产生了金钱至上的错误认识,这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总以为用钱就能解决,只要有钱就可以搞定,当然也无所谓学习啊努力之类的。所以就有了花钱雇同学做作业、考试的事情发生,而这样的尴尬常常出现在那些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家庭。
  有这样一个教育孩子的故事:国外有个大富翁为了不让孩子被富裕的生活影响,干脆诈称自己破产了,大房子换成小房子,上班也变成徒步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怕因为安逸使孩子丧失了生存能力。我想这样的父母一定不会因为孩子做家务而给赏金的。但许多家长盲目地搬照某些做法,只要孩子做了什么事情就给钱来鼓励。实际上没有搞明白什么情况下该给而什么情况不该给。许多事情是孩子分内的,肯定不应该通过金钱的刺激才做。尊老爱幼,拾金不昧,洗自己的衣服,帮助家长做点家务,难道需要给钱吗?千万不能让孩子成为金钱的奴隶!
  但是,也有一些富翁给孩子规定了许多“做人的原则”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但行之过头就适得其反了。美国的亿万富翁老巴菲特就是一个典型的彻底失败者。
  老巴菲特的儿子从他那里借了400英亩的农场。老巴菲特却规定了一个很残酷的条件,土地的使用费根据儿子的体重增减来决定。而以前老巴菲特也对他的女儿要求过,“如果体重维持一年不变,30天之内可以随便购物”。不过他附加了一个条件──因妊娠体重增加是允许的。他女儿果然钻了这个空子,她怀孕了,并同父亲公司的一位职员结婚了,但后来很快就离了婚。现在老巴菲特的两个已经50岁左右的儿子和女儿至今尚无能力从他那里独立出来。
  钱真是个奇妙的东西,没有钱的人总是想象有钱的日子一定很美好,有钱的时候往往却想起没钱的日子。人只有在没有钱的时候,才更明白该干什么了!钱多了,反而就忘了该干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