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2)
后来我就谈了最早是怎么有了汽车,开始的汽车是靠什么运动的,然后我就讲火车的基本原理,然后问孩子火车的那个大胳臂是干什么的(说实话,虽然我知道它的作用,我却不清楚那东西具体叫什么)。然后慢慢地谈到,那个大胳臂转一圈火车会跑多少等,这些其实都是很有意思的算术题目啊。
各位可以看出来,我和孩子之间的话题的倾向和目的都很简单。我还与孩子讲,如果想做最好最快的汽车,就要学好算术,要不你都不知道你的汽车能跑多快,那不是笑话吗?孩子听了哈哈大笑。而且我还告诉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很强,但没有很好利用,所以和那些头脑一般的孩子的成绩差不多,所以这是很遗憾的。听了我的话以后,孩子从开始不相信自己是很棒的,到后来表情很庄重地表示要好好干!我留意到他的拳头紧紧地握着,腰杆也挺了起来,完全不是一开始那付沮丧颓废的样子。
请注意一点,有许多孩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很厉害的角色,以为自己就是个中游,甚至认为自己就是板凳队员,根本不可能比别人强,也根本没有信心做好该做的事情,“差不多就行”是这种孩子的基本行为和心理特点。
自始至终,孩子的母亲一直听着我和孩子的对话。她很惊奇孩子对我的话很感兴趣,说道:“还是有文化好!”我说道:“今天我是靠自己的常识来解释关于汽车和火车的事情,你也听到了。我的学历虽然比您高,但我说的却全是您懂的和熟悉的内容啊,也就是您也可以表达的内容。我这样和孩子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你,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经验和擅长来指导和调整孩子的。”那位母亲听后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我讲道:“你是不会教育孩子,但原因不是因为你没有文化!而是你不懂如何跟孩子说话!”
只是谈了一次话而已,孩子迸发出的热情和兴趣是那么高,以至于学习成绩提高幅度之大令自己和父母都很惊讶。期末考试结果从班级最后的几名一下跃升到第九名。
我们前面讲到沟通遇到的障碍往往首先是情感的障碍,就是对话的双方从一开始在情绪上就是互相对立和冲突的,在这样的拒绝的心态下,无论沟通的内容多么富有意义,沟通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第二就是沟通缺乏基本技巧,沟通的效率和效果都不能让人满意,在语言层面上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通常只能诉诸“武力”了,沟通的情绪越是紧张,沟通的等级越是低级,何谈效果啊!
老舍先生在谈到教师对自己学术成就影响时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上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有一次我做完讲座后,有位家长特意到后台找到我,向我咨询一个问题,他这样讲:“我没有文化,说实在的,孩子的题我已经不会做了!您说我可怎么办?您看,我带着录音机,就怕漏了您的话!”
看着这位因为孩子而表情凝重和焦急的父亲,我非常同情也很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我笑道:“您不用担心,首先一点,你应该感到放松。因为你没有文化,您的负担不重,比起很多有文化的家长,压力小得多,他们更担心自己的孩子成绩上不去啊。”
那位父亲的表情稍微松弛了点,我接着讲:“这是笑话。不过呢,您更要有信心,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的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恐怕他们还不知道有录音机的,还不如你啊!”
那位家长总算笑了笑说:“呵呵,也是!”
我继续说道:“有一点,您要明白!那就是——你不是文化课的老师,你是孩子的父亲!您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做人的教育,不是加减乘除的训练。孩子需要你不是为了给他讲功课,所以您没有必要因为这点感到自卑!如果你为了几道题,却忘了做父亲做家长的责任,你是永远得不到孩子的认可的。只要把这个责任尽到了,我相信,孩子大了以后会感激你的,会因为你感到自豪的,也不会因为你没有文化而鄙视你。所以您千万不要有对不起孩子的愧疚心理,不要因为没有文化而怕当不好父亲,也不要怕孩子小看你,只要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不会辜负你的,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