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儿童资源网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这样的教育方式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时,妈妈就给孩子戴上了一个“猪脑子”的帽子,使他认为自己从小就笨,他还怎么能去争取好的成绩呢?如果孩子自幼就有一种不如别人的心态,没有信心,等到真正遇到失败时,他就会把“笨”作为理由,他就有了一个护身符:我天生笨,所以我不努力!
  有些妈妈经常会说自己的孩子“你真笨”。其实,从脑生理学的角度看,正常人的头脑并没有天生好坏之别。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头脑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呢?
  儿童心理学家表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的思维永远是活跃的,而那些缺乏自信的孩子,却会在无意识中让自己的头脑变得闭塞僵化。可见,一个认为自己笨的孩子,自然而然其头脑就会处于闭塞状态。因此,妈妈们,请千万别再用“你真笨”这三个字去束缚孩子的头脑!
  错误十:不能抓住教育的“重点”
  孩子要和朋友去玩,妈妈交待“可以去,但是下午5点前一定要回来”,然后送他出门。可是,5点了孩子却没有回来,超过了约定时间20分钟后,孩子才回到了家。
  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母亲会一味地责备孩子不守约定:
  “说好5点回家,就应该准时回家!下次再不守约定就不准出去玩。”
  “为什么不遵守约定?说好5点回来就要5点回来,老是说谎怎么能成为有信用的人!”
  其实妈妈说的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想,“不可以不守约定”、“说谎不能成为有信用的人”这些孩子早已经知道的道理,却并非是本次教育的重点。此次问题的关键是孩子如何才能遵守约定,这才是妈妈应该提出具体建议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很清楚地知道“5点要回家”,可是玩过头就忘了。而迟归后母亲关于不守约定的斥责,并不能使孩子学到任何道理。如果此时妈妈提出建议,让孩子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回家,这才是有效的教育。比如,下次可以让孩子戴5点钟会鸣叫的手表出去玩;或者说“5点钟妈妈去接你”;或者告诉孩子:“下次去朋友家玩,如果在约定的时间不能回来,要打电话跟妈妈说。”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才是抓住了重点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一部分妈妈一定要懂的那些心理学教育孩子的九大良机(1)
  教育孩子的九大良机(1)
  我们都知道,打仗要讲究战机,播种要讲究时机,同样,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时机。所谓教育的时机,就是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里进行教育。
  很多妈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仅不接受,还很抵触;而在另一些时候,家长只简单说几句话,就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后者选准了教育的时机。
  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
  例如,撒谎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行为。面对孩子的谎言,做妈妈的应该如何教育他才是最科学的呢?
  片断一:
  “我妈妈在教育局里做领导,正好管咱们学校。我要是把这事告诉了咱们老师,他一定不敢再批评我了。”小勇正在和他的同学们聊天。
  “真的呀,那老师批评我的时候你要保护我呀!”小勇的同学羡慕地说。
  “那当然了,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小勇表现出很自豪的样子。
  这时,小勇的妈妈来接小勇回家,正好听到了儿子与同学之间的这段对话,她很生气,揪起小勇的耳朵就说:“这么小就知道吹牛,长大后还了得!快向同学道歉,说你刚才撒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