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方法四: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长便饭”。
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不仅仅是学习用品,衣服、鞋子等也要放到自己的柜子里,自己保管。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养成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
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当然也就是少有的现象了。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二部分聪明妈妈一定要及时扭转的那些坏习惯不讲礼貌→待人接物,文明礼貌(1)
不讲礼貌→待人接物,文明礼貌(1)
现象一:妈妈带小宇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妈妈正在跟一些朋友闲谈,小宇走过来拉着妈妈的胳膊说:“我要喝苹果汁。”妈妈说:“乖宝贝,稍等一会儿,我就给你去拿。”然后又回过身说起话来,小宇突然大叫道:“妈妈,你给我闭嘴!”小宇的一句话让妈妈和周围的一些人都感到很尴尬。
现象二:一天,宁宁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让他与客人打招呼,宁宁含糊地叫了一声“叔叔”,又继续看他的电视。因为爸爸要和客人在客厅里谈事情,便让他关掉电视去屋里玩,宁宁不听,反而对客人说:“你打扰我看电视,我不喜欢你!”看着客人尴尬的样子,爸爸只好无奈地说:“都上三年级了,还和小孩子一样……”
专家分析
生活中,孩子不讲礼貌的现象有很多,见人不打招呼、从来不说“谢谢”“对不起”、用从电视里学来的话骂同学、去别人家做客时乱翻东西……
其实,孩子不懂礼貌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
首先,这与家长的日常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家长有礼貌,家人相互之间讲礼貌,他们再要求孩子讲礼貌,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礼貌;如果家长平常都不用“礼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这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即使家长是说话、办事很讲礼貌的人士,但是,如果对待孩子的不礼貌行为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更会纵容孩子不讲不礼貌。这不,朗朗妈妈正在为孩子的不礼貌而烦恼呢!
朗朗成绩很好,邻居们常常夸奖他,朗朗妈妈觉得脸上很有光。所以,在家里什么事都由着他,甚至与家长顶嘴,她都舍不得严厉地说他两句。
有时候,朗朗乘电梯时横冲直撞,不懂说“对不起”、“谢谢”,不跟人打招呼……妈妈虽觉得孩子没礼貌,但却认为这些都是小事,而且男孩子嘛,大大咧咧没关系。
然而,前段时间发生的事,却让他们倍感难堪。妈妈带朗朗参加一个正式晚宴,别人还没入席,朗朗却已经一屁股坐到正中位,旁若无人地吆喝服务生要可乐,而且菜一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伸筷子去夹。等到上龙虾这道菜时,因为朗朗爱吃,所以他把整盘都端到自己面前,就像在家里一样。虽然大家都说“没关系,没关系”,但朗朗妈妈还是觉察到了别人鄙夷的目光……
现实生活中,朗朗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往往认为孩子说脏话、乱翻别人东西等,都是些小事,不必去斤斤计较,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了,因此对孩子的这些不礼貌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殊不知,这种态度只能使孩子的行为越来越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