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方法三:监督孩子严格按计划办事
虽然孩子制定了学习计划和零用钱计划,但是,他还会作业写到一半就跑去看动画片,或一冲动花光所有的零花钱。这时,妈妈一定要按着计划做,孩子作业做不完就不能允许他睡觉,零用钱花完了就不能再给。如若不然,孩子很可能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缺乏执行计划的行动力。除此之外,妈妈还要对孩子执行计划的情况进行严格地监督。
智智在妈妈的帮助下做出了写作业的计划,每天晚上7∶00~7∶40做语文作业,并预习明天的功课;8∶00~8∶40做英语作业,并预习明天的功课;9∶00~9∶40做数学作业,并预习明天的作业。但是,智智最烦做数学题了,每天都会拖到很晚。
有一天,她实在不想做数学作业了,便对妈妈说:“妈妈,我好困呀,想睡觉。”妈妈问:“那数学作业做完了吗?”智智不正面回答妈妈的问题:“妈妈,我肚子疼。”妈妈说:“家里有药,我去给你拿。”说着便起身去拿药,智智一看不能蒙混过关,只得踏下心来做作业。
方法四:让孩子学会每日小结
“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环节。因为反省容易让孩子发现自己执行计划时的遗漏,清楚自己的得失。
一位妈妈介绍了这样一种方法: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与小娜聊10分钟的天,“娜娜,你今天完成计划了吗?”、“你今天有进步吗?”“今天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明天还坚持吗?”
其实,这位妈妈是在引导孩子做每日总结,长此以往,每天睡前10分钟的总结会成为孩子的固定思维。
另外,还有一位妈妈介绍,“让孩子写日记总结也是不错的一个办法。”是呀,如果孩子能够把计划制定、实施情况、心得体会都详细地记录下来,等计划完成后,孩子会发现自己又多了一笔财富!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三部分智慧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的十二大个性爱思考,有主见(1)
爱思考,有主见(1)
现象一:婷婷今年上四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她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的看法。在家,她经常问妈妈:“妈,我明天是穿裤子,还是穿裙子呢?”在学校,她经常问老师:“老师,你说我是参加活动好,还是不参加活动好?”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看到别的同学穿背带裤,她也要求妈妈给她买。但背带裤买回来她才发现,由于她个子矮,根本不适合穿,最后只得送人。
现象二:小亮8岁了,无论在学校还是邻里间,大家都夸他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在家里,大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表现得十分听话;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小亮也顺从别人的领导,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最近,小亮妈妈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小亮有个缺点:当老师教了一种解题的方法后,他就不再尝试其他的方法。这让小亮妈妈非常担心。
专家分析
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去一所学校调查小学生的自主性状况,在被调查的150名学生中,当被问到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时,150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解决。当被问到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时,竟有70%的学生说要等回家问过父母后才能回答。
这位心理学工作者在总结他的调查结果时,不无忧虑地说:缺乏自主性,已是当代一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弱项。
孩子如此没有主见,责任在谁?我们可以毫不留情地说,主要责任在于父母。
星期日晚上,妈妈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在孩子床头,并对孩子说:“女儿,我把你明天要穿的衣服放在你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