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零用钱的时间发放单位可以慢慢地延长,如孩子已经能够掌握了以“周”为单位的理财能力之后,妈妈可以把发放零用钱的时间拉长为“月”。
如,一位母亲是这样做的:
儿子已经上四年级了,可还是花钱大手大脚,为了改掉儿子这个坏毛病,我决定与儿子签订零花钱合同。于是与儿子协商后,我们起草了这份合同。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三部分智慧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的十二大个性会理财,善理财(2)
会理财,善理财(2)
王明零花钱合同
为了让王明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妈妈与王明通过协议,共同决定签订此合同,具体内容如下:
1.妈妈每个月的第一天给王明300元零花钱,由王明自行支配,提前花光不能够再向父母索要。
2.零用钱包括平时王明买零食的费用、买文具的费用,如需买课外读物,妈妈和王明各付一半。
就这样按着合同严格执行两个月之后,我发现,儿子花钱有计划多了,现在很少买那些没用的东西了。
方法二: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
妈妈总是一味责怪孩子:怎么零用钱花得这么快?但是,孩子的钱都花在哪里了呢?不仅孩子说不出来,有时,就连妈妈自己都弄不明白。这时,妈妈就要鼓励孩子记账了。
也许,刚开始孩子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妈妈可以帮助孩子。领到零用钱后,妈妈就可以给孩子做一个分析,接下来的这个周期,有多少必须购买的东西,如生活用品等;除去必须的花费,孩子还剩下多少钱可以自由支配;在这些可以自己支配的钱中,每天最多花多少才不至于超支。妈妈帮孩子把这些分析好了,孩子花起钱来就会小心多了。
通过记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还很容易让他们接受“花钱容易挣钱难”的观念。
方法三:教孩子有计划地花钱
现在孩子们大多有这样的毛病:父母给多少就花多少,花完了就跟父母要,花钱没有节制。
其实,每个孩子见到新鲜东西都想买的,刚开始时,孩子的这种欲望是无意识的,妈妈如果不注意而一味迎合就会纵容、滋长孩子的不良欲望。这时,就需要妈妈教会孩子有计划地花钱。
冉冉的妈妈在带冉冉去吃麦当劳之前,都会告诉女儿,你今天只能吃一个汉堡、喝一杯饮料,这时,冉冉就会撅起小嘴。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妈妈就说:“好,冉冉不想去,那我们不去了。”说着放下包,脱下大衣,小冉冉只好求妈妈:“好妈妈,我答应你,我就吃一个汉堡,喝一杯饮料。”
教会孩子有计划地花钱,就要适时地控制孩子的欲望,如若不然,孩子的欲望是永远不能够满足的。
除此之外,妈妈还要教给孩子一些理智消费的观念。
一位妈妈带着6岁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为了买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最后妈妈把省下来的20元钱买了一个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
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她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孩子了解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理智消费。这样,孩子在自己支配钱的时候,不但会精打细算,而且还会有很强的计划性。
方法四:给孩子“当家”的机会
现在,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都已经接触钱了,但是他们往往不懂得“柴米油盐贵”,所以,他们才会动不动就要求妈妈买昂贵的文具、名牌的衣服等。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买菜、交水费、交电话费等,使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父母每个月都需要支付哪些开支。这样,孩子有了了解家中“财政”的机会,就会慢慢学会节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