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陀螺是不快乐的,因为它是在外力的抽动下才运动的。同理,过度的强迫孩子学习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采用正确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媛媛小的时候,妈妈经常会给她看些图片以增加她的知识面。一次,妈妈给女儿看昆虫图片。她一连给小媛媛看了10张,“这只昆虫是七星虫”、“这只是竹节虫”……边看边解释这些虫的来源、生活习惯等等,小媛媛听得津津有味,并且提了很多问题。
不知不觉,媛媛都快学习半个小时了,这时,妈妈把话题一转,对小媛媛说:“你现在已经认识了10种昆虫,我们看看阳台上的花盆里能不能找到这些虫。”孩子正看得入迷,她头也不抬:“看一会儿再去找嘛。”妈妈马上“引诱”她:“如果找到一只真的七星虫,就可以看看书里写的对不对呀!”小媛媛被这种新鲜的玩法吸引住了,立即和妈妈一起跑到了阳台上。
其实,花盆里是根本不会找到这些昆虫的,媛媛妈妈的目的只是把孩子的视线暂时转移一下。因为孩子很难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一件事上,如果当她对这些图片看到厌烦不想再看时,就会大大削弱她的学习兴趣,反过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让孩子把获得新知识当成一种需要。因此,妈妈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上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要让孩子感到厌烦,要时刻让孩子感到不满足,从而激发她的学习欲望。
给妈妈的建议
如果孩子真的很讨厌学习,做妈妈的不要紧张,更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只要妈妈的方法到位,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不是难事。
方法一:妈妈要做孩子爱学习的榜样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首先要言传身教。父母的学习兴趣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些音乐世家、书香门弟等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言传”,就是尽可能早地让孩子了解学习的好处。一位全国“三好学生”的妈妈这样向别人介绍了自己的教子经验:
孩子刚刚懂事时,我就经常向他灌输这样的思想:
“世界上谁的力量最大?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是无法战胜的。那智慧从哪里来呢?是从学习中得到的。”
“将来我们都会变老,无论长得美的丑的,老了大家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什么呢?用一生积累财富的人,也就是一生都在学习的人,即使老了,也是美的。”
“你看电视上你最喜欢的杨澜阿姨,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好,又爱学习,才被电视台选上当主持人的。”
就这样,孩子一上小学就对学习感兴趣,每天放学后,从不用我们提醒,就主动把作业做完再去做别的事情。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孩子平时都不曾见过妈妈学习的身影,妈妈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妈妈是个酷爱学习的人,孩子经常看到妈妈在伏案苦读,那孩子自然会主动向妈妈学习、以妈妈为榜样。
方法二:将“游戏”导入学习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妈妈们抱怨:“我家的孩子整天热衷于游戏机,一点儿也不想学习,真令人心烦。”这样的话似乎成了妈妈们的口头禅。现在,游戏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在大孩子们中间形成了一股风潮,这是什么原因呢?也许除了“好玩”之外,不会找出第二个答案。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四部分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爱上学习让孩子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2)
让孩子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2)
任何孩子都会对游戏充满兴趣,因为他们觉得游戏好玩。同样的道理,如果学习变成“好玩”的事情,孩子们也会像热衷于打游戏一样,每天主动拿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