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我认为一个镇应该有一个图书馆,哪怕很小一间屋子也行,只要有了,就可以慢慢增加。一个家庭也应该有一些藏书。不管世道如何变,家境如何变,但书听知识和智慧是不会变的。有的家庭,图书一代又一代积累下来,不但成为孩子可以遨游的一个巨大知识空间,而且还留下了宝贵的求知的传统。 有藏书的家庭和几乎没有什么书的家庭,孩子的最初环境就有了好坏之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1)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开始得越早越好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期的孩子理解能力低,给他读书也是浪费时间,其实不是这样。当婴幼儿瞪大眼睛听父母念书时,看起来也许他们不完全懂,但只要他不哭闹,就证明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在悄悄发生变化。就像你在给一棵幼树浇水时,它不会马上长出叶子、开出花朵、但它的根在静静地吸收,机体内的纤维组织也在发生变化。 我曾经对除了小斯宾塞之外的200多名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儿童进行过研究,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养成了爱听书、读书的习惯。 具体在每天的什么时间读书并不重要,只要每天坚持在同一个时间读上15分钟书,就一定会有作用。 (2)读书的习惯最好遍及家里每个人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看见父母津津有味地读书,自己也会去看看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看不懂也没有关系,父母可以给他念。 (3)孩子要有自己的书柜 在教育小斯宾塞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书和我的书混在一起,他自己的书经常找不到。后来我和他一起做了一个他自己的小书架,把各种书都贴上标签,圣经故事、植物入门、童话传说、儿童画报都分类放进去。此外,我还给他准备了几本工具书。小斯宾塞非常喜欢这个属于他自己的书架,他把它当做了自己的小图书馆,只要有机会找到书,就整齐地放进去。 其实,只要有条件,孩子是喜欢存书的。在我看来,存书比存钱更好! (4)帮助孩子选好书 对于开阔孩子视野来说,书多一些当然好,但对于一些重要的、需要长期培养的方面,书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就会杂乱,内容良莠不齐。因此在每一个方面选好一本书,就像选好一位老师一样重要。有的孩子读了五本书,可能不如一个孩子只读一本书。就像你去听别人讲话,碰上一个智慧的人,你会停下来,久久聆听;而碰上一个唠唠叨叨,又没有多少见识的人,则只会败坏你的兴致。 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3岁~6岁的儿童喜欢有色彩图画的小故事、科幻故事以及动物的童话,那些短小、生动、易背诵的重叠句对他们也特别有用。
6岁至8岁的孩子对书籍开始有偏好,除了父母认为重要的以外,可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8岁以上的孩子,喜欢一些幽默、民间故事、古典名著以及奇幻、侦探故事。 如何培养阅读习惯不重视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科学研究也表明,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重要条件。一个家庭有没有书,孩子是不是经常接触到书,这与孩子是不是喜欢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应不嫌“汗牛充栋”,只要孩子阅读有益的书籍,先买好,放在孩子每日见到的地方。天长日久,孩子每天所见的都是书,随意翻翻,慢慢就会对书籍产生兴趣。
2、家长要成为孩子读书的伙伴。身教重于言教,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喜欢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带动孩子阅读,培养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初期,最重要是多读文章给孩子听,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孩子有意注意时间,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更重要的可以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自愿的想去读书,对于这一点,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读书给孩子听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拥抱”下,孩子读书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慢慢地,他们对读书的态度就会变成了“我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