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3、调动孩子阅读兴趣。(1)悬念调动法在读书时,留下悬念给孩子,听家长读了精彩的文章,却缺少结尾,悬而未决的情节催促孩子自己急切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慢慢他会挣脱家长的扶持,自己自由地畅游于书海,寻求他的精神家园。 (2)故事梗概法家长把故事的大意讲给孩子听,引导孩子进行阅读,例如引导孩子阅读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事先,家长将故事的大致内容简单的向孩子介绍,孩子听了有趣,就会自己去阅读此书了。
(3)、电视辅助法社会上流行的电视剧往往会对孩子的阅读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家长如能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趁机向孩子介绍相应的读物,孩子阅读的兴趣会比较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水浒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所响,对孩子们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他们常常讨论剧情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水浒》谈谈一百零八将,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便会轻松面对语文学习,助益颇大。 循序渐进,培养习惯 书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为了让孩子爱读书,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买来各种彩色图书,我与孩子-起在玩乐中学习,认识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等,等她再长大一点儿,就给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培养她听故事的兴趣,促使她自己去主动读书,慢慢地,习惯成自然。 记得在她7岁时,我们送给她"六一"节礼物就是一本精装《格林童话全集》,女儿如获至宝,放学回家的路上,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作为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读书时会碰到许多的"拦路虎",虽然有拼音,但有些字词的意思还是不明白,女儿就常常拿着书来问我。这个字怎么念,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白雪公主的后娘那样坏?……面对女儿的提问,有些我们当时就解释,有些就引导她自己去想,去查资料,让她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通过提问、动脑筋后,她明白了许多道理,养成了她在面对其他事物时,爱提问题的好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读的书慢慢地由原来的图画、拼音读本到现在的文字版本,从童话到科技发明,从《365夜》到《十万个为什么》……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女儿读书,经常与她在-起交流读书体会,扩大她的眼界和知识面,让她成为一个爱读书并且会读书的好孩子。 我和女儿一起读书 自从"学习型家庭研讨班"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发现女儿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孩子没有读书的习惯,完成作业后,不是看电视就是出去玩。而现在,星期六下午我们经常到书店看书、买书。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以后,我们就一起读书,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复述出来,并在《阅读·成长·快乐》本子上写一段自己喜欢的内容,再配上图画,让她展开丰富的想像。孩子从不爱读书到接受书,能主动去读,对阅读充满兴趣,我感到非常高兴。 孩子的课余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孩子上学快一年了,看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我感到很高兴。孩子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当然是相当重要的,但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安排利用好这部分课余时间是很重要的。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并不是让孩子总盯在书本上,要让他在兴趣和快乐的基础上学到东西,如果能在玩的过程中学,当然更好。每天学的东西不求太多,主要是让他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习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集少成多。比如我与孩子一起背唐诗,我们约定3天背1首,1年下来也可背100多首。再比如,鼓励孩子写字,每天晚上,我让他写8个字,每字写5遍,半年下来,语文书上的字也就认识了许多,这样,不仅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也提高了他的书写技能。所以,只要家长和孩子都能持之以恒,孩子的学习一定会进步的。 让阅读和讲故事成为孩子的习惯 我女儿从小就爱听大人讲故事,并总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刚开始我当家长的真有点烦。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其实,培养"读"的兴趣可以从培养"听"的兴趣开始,坚持每天朗读一篇课文或讲一个故事,这样能使孩子建立起热爱书本、向往读书的愿望。 作为家长应该清楚,孩子早期阅读,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兴趣"。不要把孩子能认多少字、背多少古诗作为目标,而要看孩子是否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使她鼓荡起一个急切的愿望,学会自己去读。现在,璐瑶认识不少的字,有些带拼音的课文,自己都能读下来,有时不识的字,自己也会查字典,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她每天坚持写日记。不管她写得好与坏,我们当家长的都应该鼓励她,从来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情绪,然后在她的日记本写上:太好了!好棒!通过孩子听故事、阅读课文,她懂得了不少事,从中也学到好多知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诚信 教育孩子,家长是榜样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年龄小,心地也很善良,想法也很单纯,如果我们认真加以引导。孩子就会随着本性去帮助弱势的人或比他们更小的孩子,时间长了,他们的这种美德意识就会生根发芽,逐渐会在心中形成影响今后人生的良好品质。 在一个下雨天,我去接孩子,碰见一个小同学没打伞.在雨中淋着,我就教育孩子说:"你看,这个同学没带伞,让雨淋着多不好,你可不可以和她同打一把伞呀?帮助同学是好事嘛。"她听后跑过去,和这个同学一起在伞下往前走。过了一会儿,这个同学的妈妈来接她。一见两个人打一把伞,问她的孩子:"你们是一个班的吗?"她的孩子说:"不是,我也不认识她。"她的妈妈对我的孩子说:"谢谢你!"同时,对我报以感激的一笑! 回家后,我问孩子:"你今天做了件好事,高不高兴呀?"她说:"当然高兴了。"我说:"以后见到同学需要帮助时,你还要继续去做,能帮助别人,说明你很强大,你愿不愿意做个强大的人呀?"孩子说:"妈妈,我愿意做个强大的人。"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正是有了大人的引导,才让孩子懂得了去关心别人,懂得去爱,他们的生活里才会充满欢笑、健康与温馨。 让诚信之花在心中盛开 一天,我与孩子的老师走在一起,她告诉我:"李春苗说她能背出120首古诗了。"我听了以后非常惊讶,"这孩子,怎么能骗老师呢,她只背过96首,回去我得好好地教训她一顿。"老师急忙解释,可能是因为每班只选三个同学参加比赛,而她又想参加比赛,说不定是想在这两周内补上呢。 看到孩子,我没有批评她,只是告诉她,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了,这几天要再努力背一些。我想,孩子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错误,不敢承担责任,甚至用谎言来推脱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设计了一个活动。 我把邻近的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合作小组,让家长轮流担任小组老师,我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诚实的故事",在小组活动时演讲,经过几天的准备,一个别开生面的以"诚实"为中心内容的故事演讲会召开了。 各种有关"诚实"的小故事一个接一个,气氛十分热烈,李春苗竟然还边说故事,边做动作表演。通过这些小故事,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感染,思想受到了启迪,人格受到了陶冶。我抓住这个时机进行了总结:"你们讲得都很好,诚实是做人的根本,人在成长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可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犯了错误不主动承认错误,不改正错误,这种不诚实的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将会贻害终生,希望你们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做诚实的孩子。" 这次活动过后,春苗主动向老师认了错:"老师,我怕古诗背诵选不上我,我说我背过了120首,其实我只背过96首,以后我再也不撒谎了。这几天,我在使劲地背呢,争取为班级加分。" 孩子思想单纯,做错了事以后怕受惩罚,往往会采取说谎或转嫁责任的方式逃避惩罚,久而久之就养成爱撒谎的恶习。要让孩子养成诚信品德,做诚实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不断引导孩子做一些诚实、讲信用的事,让诚信之花在他们心中永远开放。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九大法则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如何让孩子从繁重的功课中解放出来,从电视机、游戏机旁边走向奥妙无穷的读书生活呢?聪明的家长各有高招。 ■法则一电视"做媒" 茶余饭后,常见孩子们与家长一起看电视。但很多家长都觉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没有原著好,希望孩子能去读读书。在银行工作的出纳员林女士就是其中一个。以前演电视连续剧《围城》的时候,她就总是跟孩子说电视哪里哪里改编得好,哪里有出入,哪个人物比较具有原创性,哪一个不同于原著。于是,孩子便有心去翻看一下钱钟书的原著,那是他第一次将一部长篇小说看完,觉得受益匪浅,之后孩子便在电视作品与纯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块阅读的天地。到目前为止儿子看的小说已经比林女士多多了! 家住潘家园的王女士谈起这个方法也颇为欣喜。她说:"我儿子现在上初中,他特别爱看一些史诗性的电视剧,但由于电视台每晚只播一两集,儿子很是心急,便自己找出书来先翻阅,然后抢在电视剧播出之前跟我们‘炫耀‘他已经知道要演什么了!" ■法则二旁敲侧击 为让孩子读书,在医院工作的王女士想了很多方法,却都不得要领。有一次,晚饭过后她没有去看电视,而是和丈夫就报纸上推荐的几本图书大发议论,几本正热卖的书在他们嘴下都未能幸免。一旁的孩子再也写不下作业了,王女士和丈夫的争论被他通通记住。几天后在家中那几本热卖书一一出现,孩子也对大人谈一些他对这些书的想法,谈得很幼稚,但他们很高兴。这些书并非很深刻,但让孩子现在就去读大师巨作毕竟不现实,应由浅入深,孩子读书的前途广阔着呢! ■法则三营造氛围 在研究所工作的武女士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女儿刚出世时,家里居住面积小,书又多,她的儿童床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书,就这样女儿一天天在书堆上长大,她没有弄脏、弄折一本书。她似乎对书有一种眷恋,长大了她从不挑吃挑穿,她的漂亮衣服比别人少,但她的各色藏书比别人多,她可以从书柜里为你精选出不同题材的美味佳肴。" ■法则四明星效应 从事检验工作的王女士感叹地说:读书也要像流行音乐一样,我们家小孩肯定也一拥而上了。那天我在孩子收藏的歌星卡上看到明星的个人档案,不少歌星都有很高的学历,而且他们爱好的第一项就是读书。我把这些告诉了孩子。偶像的喜好让孩子也像模像样地读书,她读书肯定有学偶像的成分,但这总比学他们养几只猫,几条狗强多了。王女士笑着说:明星效应在让孩子读书这件事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法则五见缝插书 学生和家长经常会抱怨没时间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都处于空闲状态。比如在厕所蹲马桶,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候看病,在车站候车。"见缝插书"无疑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身为机关干部的林先生对女儿的读书问题特别重视,他特地在家中的厕所里放个小书架,上面摆有名人的自传、科普杂志和一些散文集。每次女儿上厕所时都顺手拿一本翻,根本不用父母劝导,有时看上了瘾,把外面等着的人憋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