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我有一个学生,本来学习挺不错的,但由于偶然玩了一次名叫“传奇”的电脑网络游戏,结果像吃鸦片一样上了瘾,一发不可控制,天天都去玩。最后不仅成绩直线下降,视力也直线下降。后来他又因没钱玩游戏就去偷窃,被抓进了派出所,一个花季少年的大好前程就这么被毁了,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惋惜吗?
2.培养兴趣要与人生规划、职业设计联系起来。
在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与孩子将来的人生规划、求职就业结合起来。例如孩子喜欢下棋,但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以下棋为业,你也没有打算把他培养成一个职业棋手,那你就只能把下棋作为孩子的无害兴趣来培养,即把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来培养。
三、怎样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教实践中,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家长要做好引导孩子叩开兴趣之门的优秀导师。我们知道,家庭是儿童生长的最初环境,有人称它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形成兴趣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在家庭环境中,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儿童的特殊兴趣、特殊能力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儿童往往通过耳濡目染,学习和模仿父母的行为和兴趣。因此,孩子的兴趣与父母的兴趣有时是很相似的,父母有什么样的兴趣,孩子也容易形成什么样的兴趣。
第25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得主邓亚萍,就深受她父亲的影响。邓亚萍的父亲是乒乓球队的教练,她从小就看父亲打球、练球,很小的时候就迷上乒乓球。一天,她对爸爸说:“我要打球。”当教练的父亲吃惊地盯住她看了半天,因为她当时还不到5岁。最后父亲郑重地点了点头。从这时开始,邓亚萍每天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由爸爸送她去训练馆练球。
在爸爸的支持和鼓励下,邓亚萍苦练乒乓球的基本功,不久便进入了郑州少年体校。父亲对乒乓球运动的喜好,使女儿也喜欢上了乒乓球;也正是父亲对女儿的支持、鼓励和正确指导,使她的球艺大有长进。通过刻苦训练,邓亚萍终于登上了世界乒乓球冠军的宝座,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她的成功与父亲对她的影响以及教育分不开。
孩子在幼年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是培养其各方面兴趣的关键。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做好引导孩子叩开兴趣之门的优秀导师。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之前,首先要知道兴趣是怎么产生的。
培养孩子的兴趣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孩子小的时候,兴趣的产生常常与外界的各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诱惑)有关,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其他的孩子学钢琴,他也想学,哭着闹着要钢琴。但实际上这个孩子真正的兴趣不是弹钢琴,而可能是演奏者漂亮的服饰,可能是别人羡慕的目光和掌声,可能是那不能轻而易举得到的神奇声音。而这一切,当真的开始练习时就都不存在了,所以他没弹两下就不想学了。结果使家长很难确定孩子究竟有什么兴趣。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不过,如果没有尝试,不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家长就更不能发现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了。这时,家长需要多花点时间。其实,寻找孩子兴趣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从孩子的劳动成果中挖掘孩子的兴趣。以手工劳动和绘画为例,小男孩喜欢做汽车、火车、轮船,描绘打仗的场面;而小女孩大多数喜欢画装饰图案和制作穿着各式服装、梳着花样发式的布娃娃等。
从孩子的这些劳动成果中,就可发现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对这些劳动成果,家长要充分肯定,让孩子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快乐,保护这种兴趣爱好,加以培养和正确引导,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