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儿童资源网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因此,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培养一个有高尚心灵的人。
  引导孩子爱读书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孩子一旦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燃起求知的智慧之火,这样,你就为孩子的成功铺设了一条道路。
  胡适幼年曾因为偶然读到一本《水浒传》而开启了他日后对中国小说的钻研之门;鲁迅因为一本《山海经》,从此不能忘情于神话世界的迷人。很多伟人在艰苦的童年都曾因为得来不易的几本书,哺育了他们的成长,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事业。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即便父母把阅读视为初级教育的第一要素,孩子们也不一定会成为读书爱好者,而且他们可能长大以后也不爱读书。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家长会为足球赛加油,而不会和孩子一起读书;许多家庭拥有高清晰度电视,却不一定会有书柜。孩子们收集交换的有篮球明星卡、邮票、豆子袋,却不一定有书籍和诗歌。当他们聚到一起时,通常是听歌、看电视或玩游戏,阅读被视为落伍的活动,偶尔有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也被说成是“书呆子”。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父母与其等孩子主动地阅读,还不如竭尽全力去挖掘他去阅读的可能性。一个好办法就是营造一种让孩子自己选择阅读的条件。
  欧美社会从18世纪以来就有一种传统:一家人晚饭后聚在灯下,彼此朗读一段文章给家人听。这种习惯,不仅可以分享知识,而且是维系家人感情的很好的方式。我们中的许多家庭往往只是“生活的共同体”,除吃饭睡觉外,很少去进行心灵的沟通,一起读读书的习惯正是弥补这个缺陷的最佳途径。
  常见的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方法有如下这些:
  1?让童话的魅力吸引孩子。
  2.用念书法刺激孩子的读书兴趣。
  3.用“相机引导法”诱导孩子的读书兴趣。
  4.利用好奇心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五、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孩子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激发了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就使他想深入学习。这时他就会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就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父母“要我学”了。他就会兴致勃勃、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学习的效果好,耗费的精力也少。
  实践证明: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当孩子充满乐趣地学习时,无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会感到快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第一是要对科学感兴趣,认为从事的科学是你一辈子惟一的乐趣,其他都是次要的。假如你没有这个信心的话,你就不应该从事科学研究,而应该做别的。”
  无数成功家长的教子实践证明,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更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有如下一些原因:
  1.学习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基础不好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没有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兴趣越低。
  2.“学了没用”。有些学生感到某门功课学了没用,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打不起精神来,往往以“过得去就可以了”宽慰自己,结果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