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儿童资源网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孩子的父母也惊喜异常。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天才。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也对这些孩子刮目相看。于是,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关怀、同学的羡慕下迅速地成长。一年之后,他们果真显示出超人的才华。
  这时,专家再次访问学校,这一次,校长很敬佩地问:“您怎么会有这么准确的眼光呢?”
  “可不要告诉他们,”专家笑了笑,小声对校长说:“我只是随便指指而已,其实他们跟其他孩子并没什么分别。”
  在面对困难时,很多家长和孩子会用“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我不行”来“安慰”自己。这种想法是成就欲的最大敌人。对此,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但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方法有关,不管谁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但其能力大小则与自己努力正确与否有关。”赢并不难,关键是怎么认识它。如果男孩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为之努力,并从中获得心理的满足,那么他就是成功的。父母大可以对他说:“你赢了,儿子!你真棒!”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一天,妈妈带着男孩拜访一位钢琴家,希望钢琴家对男孩进行指导。钢琴家检测了一下,发现孩子的技术和感觉都很好。
  “老师,我的孩子能成才吗?”妈妈焦急地问钢琴家。
  “不,成不了才!”针对妈妈的提问,钢琴家意味深长地说。钢琴家的回答让妈妈回味了很久。——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呢?“我的孩子能成才吗”里面包含着“如果孩子不成才我们就白费心思”“我家的孩子能指望吗”这样的功利思想,这种思想只会给孩子带上“成就焦虑”的思想包袱,从而在根本上偏离了家庭教育的方向。
  有“成就焦虑”症的孩子,担心自己不能超越他人或被他人超越,使情绪持续处在一种紧张、不愉快状态,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成就欲其实有害无益。如何才能取得成就?当孩子把取得成就当做生活的目标,就已经偏离了发展的航道,误解了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情绪压力下,又怎么可能很好地拓展潜能呢?
  我们有必要把“金钱”也纳入我们的讨论范围。抱有功利主义的家长,不会把金钱从孩子的“成就”里剔除。当然,从某种角度讲,我们不否认金钱可以用来衡量成功。但是这里有很多前提:金钱是合法取得的吗?拥有很多金钱让你觉得快乐吗?你是否为了金钱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我们认为,把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尺度是对成功的亵渎。真正的成功是对人生的一种完善,这种完善绝不可能以金钱代言。
  男孩的精力
  志强与电脑游戏
  “孩子们,吃饭了!”双胞胎兄妹志强和姗姗从学校放假回家了,家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妈妈可高兴了,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像糖醋排骨、葱油鲫鱼……桌上尽是兄妹俩爱吃的菜。
  姗姗一直在厨房帮妈妈“打下手”,一边还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会说英语的食堂大师傅啦,蓝眼睛的外教老师啦……当然,还少不了图书馆里帮她占位子的男生。
  直到该吃饭了,妈妈才发觉儿子那边似乎没什么“动静”。妈妈冲着志强的房间喊了几遍,志强也没有出现。
  出去了?妈妈打开房间的门,原来志强正在聚精会神地、紧张地在电脑上忙活呢。只见他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肩膀高耸,手指在飞快地敲着键盘,摆出一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不过他的确什么都没有听见。“耶!”不一会儿,志强突然挥舞双手,跳起来,大喊:“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