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1.支持母亲。
2.关心呵护孩子,使孩子能和除母亲之外的另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
3.随时在孩子身边,使他可以离开母亲,建立自己的个性。
4.当孩子对母亲感到愤怒和沮丧时,为孩子提供宣泄情感的“庇护所”。
5.为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奠定基础。
6.孩子安全感的保障。
7.为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8.为孩子树立亲子教育的典范。
正如女孩要从母亲身上学会如何发挥自己的女性潜能,在父亲角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的损失要大于女孩。如果男孩绝大多数时间跟母亲在一起,他就不知道怎样做男人,这经常是同性恋现象的先兆。男孩需要将自己心中蕴含的男性力量转化为对成就感的追求,这是一个培养“男子汉气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父亲的影响力要比母亲大的多。父亲可以更好的帮助儿子识别出自己这一性别的使命、特征,理解做男人意味着什么,将儿子从那种模糊的男性意识里“拯救”出来。
民族英雄林则徐幼时家境贫寒,父亲林宾日是一位以教书为主的穷秀才,他非常注重对儿子的启蒙教育,经常把儿子抱在膝上,教他读书。林则徐后来回忆说:“每际天寒夜永,破屋三椽,朔风怒号,一灯在壁,长幼以次列坐,诵读于斯”,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寒冷的夜里,北风怒号,在十分简陋的小屋里点一盏油灯,父亲教儿子诵读诗书。
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父亲也不为金钱所动。一次,一位富豪用重金贿赂林宾日,让其保送自己的孩子上学,父亲严词拒绝。另外一个品行不好的乡绅请他去教自己的儿子,也被一口回绝了。
一天,正在读书的林则徐看见母亲做女红扎了手,就放下书本对母亲说:“您教我做女红吧,我也为家里挣点钱。”母亲听了儿子的话,很认真地回答:“好男儿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这不是你要做的事啊!”
“说得好。”林宾日走过来,拿着手中的《宋时?李纲传》说:“做一个好男儿,就得努力读书,向书中的好人学习,比如像这位李纲,说来也是我们的同乡。如果你能像他一样精忠报国,我们就很高兴了。”
有人比较了社会上有成就和无成就的人,发现人的成就大小与父子关系有密切关系。有成就者一般与爸爸的关系亲密;成就较低者则与爸爸的关系较疏远。如果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会抵消,孩子就很难真正独立,并走出健康的人生道路。林则徐最终能够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就是跟幼时父亲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种影响力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这种影响力并不总是呈现好的方面。西方一项对3452名死囚犯(其中只有48名女性)调查的结果显示,95%的人都憎恨他们的父亲。消极的父亲形象所引起的后果更严重。有一个初二年级的学生,伙同他人多次盗窃某建筑工地装潢用的铝合金材料,并且公然放在家中再联系销赃给某废品收购站,其父不仅不及时制止和教育,反而将从其儿子身上搜出销赃得来未用尽的钱供自己喝酒赌博用。如果父亲本身就存在不良行为,就容易引致孩子产生同样的行为问题。有关的研究表明,父亲的不良行为与子女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父亲有赌博、酗酒、暴力犯罪、性生活放纵等恶习,不仅会给子女以消极的父亲形象影响,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情绪、情感障碍(长久的消极后果),也会使子女直接受到感染,从而产生各种行为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父爱是现代家庭面临的最大挑战。父亲角色不同程度的缺失以及反面的影响力往往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如果父子关系处理不当,一些积极的态度有时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父爱是一种权威性的爱,但很多父亲都对“权威”的概念产生误解。有的父亲对孩子过于严厉,管束、干涉太多,使孩子缺乏与年龄阶段相匹配的自由,就会导致父子间的对抗情绪。对于儿子的管教,有些父亲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甚至大动干戈,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导致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