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儿童资源网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二: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许他们生活经验还不足,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判断,但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他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没有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没有足够的实践,将来需要作出自主选择的时候就很可能束手无策,毕竟谁也不会一开始就能自主选择。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对孩子就无事可做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父母可以试着了解孩子作出选择的依据和动机,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他们,如果孩子的选择确实存在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来商讨解决。
  和每个成年人一样,孩子也拥有自己的时间。如果时间的安排完全由成人包办,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也培养不起来了。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也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和计划。
  建议三: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
  自主选择不是盲目选择,在孩子进行重大决定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收集资料,了解和熟悉各选项,这有助于孩子进行科学选择。如果孩子没有很强的自主选择能力,父母也可以和他一起分析资料,找出各选项的利弊,最后了解孩子作出选择的动机。如果孩子有较强的自主能力,父母则可以让他自主完成选择。只要父母在重大的事情上帮助孩子把好关,防止出现重大的错误即可。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自主能力,父母这种把关的尺度也应该不一样。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是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拿不定主意,总是担心孩子不小心把碗摔碎。但是有一位家长却别出心裁,她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个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成人的样子去刷碗了。
  建议四: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为进行科学选择,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很多时候面临选择时,有人常会不知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2003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萧萧考上了北大。但是,她在考上北大之前却经历过一段戏剧化的学习生涯。
  萧萧从小就有数学上的天赋,先是考上了奥林匹克学校。进入奥校后,萧萧非常爱看武侠小说,而且非常贪玩,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萧萧一气之下要退学。
  妈妈在遇到这种重大问题时,不替女儿作主,而是让女儿自己决定。她对萧萧说:“你可想好了,这可是你自己辛辛苦苦考进去的,你想好了不学,可以不学。”
  萧萧就自己作主退学了。退学以后,萧萧更加迷恋武侠小说,经常是上数学课也看,结果成绩退步了。妈妈找萧萧谈话,她对萧萧说:“你将来打算怎么发展呢?”
  萧萧志向坚定地对妈妈说:“我将来要考北大附中。”
  第14种习惯自主选择(3)
  妈妈说:“你要上北大附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志向选择,但是,上北大附中,数学不好是不行的。现在,你只有进了数学奥校才有可能考上北大附中。”
  萧萧想了想,说:“那我就再考进奥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