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儿童资源网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家长


  ①家长要支持和监督孩子广泛阅读文学艺术作品。让孩子在文学修养中增加对人类和社会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指导孩子尽量广泛地涉猎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最为节省和便捷的自我教育途径。
  ②多让孩子接受音乐教育和熏陶。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应该尽可能并尽早地让孩子接受到音乐教育,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熏陶。家长只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设音乐欣赏的条件,即使条件很简单,孩子所获得的益处也是难以估量的。
  ③培养孩子的绘画技能,提高审美品位。孩子画画的过程是欣赏和热爱这个世界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审美情趣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家长引导孩子多动笔创作,多欣赏多评判,野外写生,室内临摹,参观画展,名著分析,既可以提高孩子的绘画技能,有丰富了孩子的业余文化生活。
  ④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洗礼。家长应该经常带领孩子到户外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欣赏大自然的莫测与壮美,感受大自然的恩惠与赐予,其实也是最深刻的自我认知与最纯粹的精神陶冶。另外,亲历高山大川,探访古迹名胜,也是一种接受文化的浸润与历史的洗礼的方式,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读”与“行”中,完成的正是一个人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自我教育。
  十一、初中阶段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初中阶段学生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A:您的孩子进入初中,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这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走向社会并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孩子是最让父母操心、担心和伤脑筋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速度是协调一致的的,因而个体的身心能够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青春期却是人生历程中极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期间生理发育十分迅速,2-3年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即可达到成熟水平,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迟缓,心理水平尚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引发各种心理上的矛盾。因此,孩子青春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家长我们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从教育方法、态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及时的调整。
  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给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间”。
  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再象小时候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正确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当然同时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点要牢记:家长在某些事情上有“绝对权利”,平等只是相对的,要让孩子知晓不可违反的原则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2.学会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尽可能理解您的孩子。
  躬下身来主动倾听孩子代表着父母的关爱和尊重,孩子也当然愿意聆听父母的看法。倾听中可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孩子在倾诉中而逐渐明晰自己的问题,最后找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从而让孩子逐步学会自主、负责和独立。有时孩子的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但因为有人接纳、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虑。当然,有时初中孩子的观点、判断很可能荒唐甚至违背主流文化。身为家长可以反对,但要告诉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3.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尽量避免与孩子冲突.
  初中阶段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有时由于方法、言辞不当或偏听偏信,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发抵触情绪并有碍沟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采取疏导的方法,让孩子把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如果发生语言冲突,家长一定要冷静,可以立即采取适当方式主动停止争辩,待双方冷静后,再来开导孩子效果会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