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儿童资源网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五:在观察后对孩子进行提问。许多孩子观察后就把观察的过程放在一边,这时,如果父母能够在孩子观察后进行提问,不但可以检查孩子观察的结果,而且可以促进孩子确定观察的内容和重点。
  有一个12岁的孩子非常喜欢养鸽子,父亲允许了。男孩非常高兴,从此他天天观察鸽子的习性。三个月后,父亲想对孩子的观察能力进行检查,于是,他问男孩:“你坚持每天在观察鸽子吗?”男孩说:“是的,爸爸。”“那么,你肯定观察了鸽子的生长发育过程,现在我来问问你。”“好的,爸爸。”男孩显然非常高兴,因为他观察的事物终于有人感兴趣了。父亲问:“你观察到鸽子每隔多少时间产一次卵?” 男孩回答:“差不多一个月产一次卵。”。 父亲问:“那么每次产卵产几个?”男孩回答:“两个。”父亲问:“鸽子产完卵要不要孵卵,一般是雌鸽还是雄鸽来孵卵?”男孩回答:“雌鸽来孵卵,不过,我好像看到雄鸽也孵过卵,是不是雌鸽雄鸽接替孵卵的?”父亲问:“孵卵一般需要多少时间?”男孩回答:“20天左右。”父亲问:“刚出壳的小鸽子有什么特点吗?”男孩回答:“小鸽出来的时候很弱小,闭着眼睛,羽毛还没长好,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父亲问:“那小鸽子怎么进食的?”男孩回答:“小鸽子刚孵出来的时候,不会自己找食物吃,都是大鸽子喂给它吃的。”父亲问:“大鸽子是怎么喂的?”男孩回答:“大鸽子好像先自己嚼碎了再喂给小鸽子吃。”通过这种发问,父亲不仅检查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启发了孩子应该观察事物的全过程,在观察过程中注意细节,讲究方法。
  建议六:教育孩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 观察力是感知与思考的结合,只观察而不思考是不会有新奇的发现的。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花了30年的时间来观察行星,他的观察非常精确,但是,由于思维能力不佳,他没有从大量的观察材料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后来,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了第谷的助手,他经过严密的思考,从大量的观察资料中发现了行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
  在培养孩子观察能力的同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在观察中积极思考。只有在观察的同时积极地思考,孩子才会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下面是一位12岁的孩子写的一段观察砖头的内容:
  一块砖头,长不过一尺,宽不过半尺,厚不过二寸,有棱有角。建筑工作用它盖豪华的酒家,它不会趾高气扬;用它修厕所卫生间,它不嫌臭;把它铺在马路上,让汽车在上面行驶,人们在上面践踏,它从不喊苦叫累。……砖头是平凡的,是伟大的。——这个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是善于思考的,他把砖头比喻成了人,以评价一个人的眼光来评价这块没有生命的砖头,从而悟出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的道理。可见,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提问,可以要求孩子问父母、问老师,甚至是问陌生人,然后通过不断的观察去找答案,并抓住事物的本质。父母要鼓励孩子在观察之后进行整理,把获得的材料做必要的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建议七:教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记录观察结果。 达尔文从小就对动植物很感兴趣,喜欢观察动植物。年幼的达尔文出于对观察的兴趣,已经对自己搜集的标本做了一些简单记录,有的还附有简单插图。有一天,舅舅看了达尔文的摘记后,对他说:“ 只做摘记是不够的,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画家,但不是用颜色和线条,而是用文字。当你描述一种花,一种蝴蝶,一种苔藓的时候,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刻辨认出这种东西来。为了搞好科学研究,你必须进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文字描绘世界、叙述历史、打动人心。”听了舅舅的话,达尔文专门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在以后的观察中每次都把观察结果认真地记录下来,并加入了自己的想法。20年后,达尔文根据多年来的观察记录写出了进化论的著作,成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