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经典
2、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
是否只有“坏”孩子才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所谓的好孩子并不需要呢?在接触中我们发现,一些“好”孩子不敢将自己的问题袒露出来,他们不想因此破坏在家长、老师、同学眼中的形象,他们活得很累。所以很多好孩子都成了两面派,表面乐观快乐,内心深处却悲观孤独。
天下哪有生来就懂事的孩子呢!孩子不仅需要好的朋友、好的老师,更需要好的父母!
3、我们该有什么样的孩子观
我国近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教育中教化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观念和制度支配下,中国孩子的某些社会状况和问题一直遗留了下来。儿童和青少年的一些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保障,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制度的保证,他们的心理品质养成、性格发展等需要,更为我们的教育所忽略。
如今,社会急速变化的价值多元、信息开放的趋势,越来越个人化的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反衬出既有教育模式对孩子独立、自由的人格、自主的能力以及自我责任感的培养等的不利。
我们今天缺少的恰恰是“孩子需要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只有当孩子的基本权利成为社会共识,并得到起码的社会保证,我们才能期望他们身心健康地面对社会、进入社会,并对社会承担起公民义务,对人类承担起道义和责任来。
4、九种错误家教模式你不能不知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爸爸妈妈唠叨就烦。这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忘家长们下决心丢掉,不许对孩子唠叨。
2、说落式
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这些错误方式在毒害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能将孩子积极性扑灭。
3、训斥式
动不动就训斥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对。
4、打骂式
这种方式对孩子影响更不好,一定得取消。
5、达标式
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会为之间制定目标的,家长将脱离孩子实际的高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会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负担。
很多孩子考试前情绪非常紧张,为什么?压力太大!考试前不要对孩子施加压力,这样孩子说不定会发挥的更好。面对好成绩孩子可能自己不太满意,觉得某几处丢分太多,愿意继续努力,家长反而安慰孩子,这才是好状态。
6、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7、包办式陪读式
孩子的学习你都替他操心到,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
8、催促式
很多孩子说,他本来准备做作业了,父母一催反而不想学了。
小孩子其实和大人一样,本来你想干点事,别人一催,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小孩比你还稚嫩啊,你们成天这样催,这是不可以的。
9、操心式
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有最大的影响。
一个很好的孩子回到家里,面对的是一张数落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在家中从根本上就失去了乐趣。
父母的这张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五、面对孩子,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尊重孩子的人格与人权
1、要正确对待孩子,他们比我们强,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看做孩子!
现在的孩子有他们自身的优势。我们成年人看不懂的动画片和漫画,孩子们却能津津乐道,给你讲的明明白白。因此在这点上,我们都要向孩子学习,绝没有歧视孩子的理由。
2、原谅孩子的天真与稚气。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天真的一面。对此,我们大人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