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孩子打交道
一个新生命降临到家里,从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作为家长,无论是母亲、父亲还是祖父母,每一天都要跟宝宝打交道,这时候我们需要时时提醒自己:
1.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
2.用和谐的方式与孩子进行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3.努力跟孩子做平等的好朋友
掌握这三个育儿原则是成为优秀家长的基本功,如果我们做得好,养儿育女就真是一种天伦享受,孩子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如果家长处理不好,育儿的过程就可能演变成一场艰苦的战斗,而且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1.宝宝也是人——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融会贯通的育儿思想。每一个家长都希望给宝宝最好的呵护,但是我们常常只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而不顾孩子的感受,好心办错事的例子屡见不鲜。家长成功育儿的法宝首先就是理解科学育儿的基本原则,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
2.亲子之交——跟孩子做平等的好朋友
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宝贝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原本千真万确,但说多了家长在教养宝宝的过程中更多想到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却忘记了我们不仅仅应该是孩子的良师,更应该做孩子的益友。家长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是孩子最早的朋友,而且要做最好的朋友。
当我们努力成为了孩子的朋友,又把他看作自己的朋友而不仅仅是宝贝时,亲子之间就真的成为平等的好朋友了。说说不难,要做到家却实在不易,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1、认真学习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
2、细心观察发现宝宝的个性特点
3、时时反省家长与宝宝交往的行为和结果
4、不断协调亲子之间的需求和矛盾
5、游戏时努力跟孩子玩成一片
6、安静时多跟宝宝谈谈心
3.跟宝宝和谐交流—心有灵犀
孩子是在交流中学会生活的,是在交流中成长和发展的。假如缺乏足够的亲子交流,孩子较少从家长那里学到间接经验,心智就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心理上也很可能陷入孤寂和失落的泥潭。交流是重要的,交流的方式也同样重要,它必须是互动的,是家长和宝宝之间情感和思维的沟通。我们不可能总是理解宝宝,就像孩子也不总能理解我们一样,但只要家长建立起亲子交流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跟宝宝交流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孩子跟我们是多么的默契。
4.营养靠吃不靠补——保护吃的乐趣是获得均衡营养的前提
营养靠吃不靠补—保护吃的乐趣
孩子有先天的本能,他们知道饿也知道饱,而且还能自然而然地根据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食物,就连小婴儿也不例外。小宝宝在吃的问题上出了偏差,大多是因为家长进行了不合理的干预,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从各种食物的搭配组合中调整营养的均衡,这是科学喂养的根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食物中暂时供给不足才可以用少量的营养剂作为补充,而且每种营养剂补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家长切忌本末倒置,随意给孩子进补。
吃,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还伴随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吃,更是一场游戏,充满了乐趣。
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吃的乐趣,让宝宝在轻松快乐的感受中获得均衡的营养,为此,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吃多少算饱,不要总希望孩子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