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常用训练方法

儿童资源网

居家常用训练方法


  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庭系统、动作方面的精细动作功能发展、整合方面的感觉统合功能以及认知方面的基础运思功能。
  刺激前庭系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增加孩子前庭刺激活动,诸如跳绳、跳床、荡秋千、溜滑梯等游戏,或进行游泳等运动。由于孩子正处于前庭发展黄金期,其前庭刺激的需要以及可接收量常常远大于成人的需求与想像,故在安全以及孩子主动要求的前提下,可尽量提高前庭刺激的质与量。对于有癫痫病史的孩子,请不要提供大量的前庭刺激,特别注意其反应,并尽量以水平前后方向的前庭刺激为主,尤切忌调整旋转的前庭刺激,以避免癫痫发生。
  训练精细动作发展居家常用方法有:
  可与孩子进行拿弹珠的游戏,将弹珠由筒中逐一以手指拿起并储存在手掌心内,一直到手掌心满载或弹珠拿不住为止,之后再逐一将弹珠由手掌心一一拿出放入筒中。促进感觉统合功能居家常用方法有:建议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来学习或进行活动,如可让孩童在荡秋千中进行,即藉由动作、前庭刺激、空间逻辑以及口语发声来学习语言,藉此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基础运思的居家常用方法有:可藉由伴家家酒的游戏,设计不同的情境与问题,并试着让小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学习各种应对与解决的方法。
  四、音乐智能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应该是越早越好。
  这里说的“早”不是说一开始就非要孩子学弹琴、学声乐什么的,而是给他一个音乐的环境,因为音乐智能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1、妈妈怀宝宝时,是开发宝宝音乐智能,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的好机会。这样对宝宝认知音乐有显著影响。
  2、0~2岁是培养宝宝对音乐感知力和领悟力。尤其是让孩子多听优美的音乐,可以从中观察到他是不是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是否对音乐表现出敏感性、极易被音乐所吸引。如在宝宝哭闹时,听一段优美的乐曲,他会停止哭闹,注意力会转移到音乐那方面去。是这样的话,宝宝可能拥有很强的音乐智能等着被开发呢!
  3、2~3岁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巩固,你可以特别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给他听的音乐可以是节奏较强的,这样更能引起宝宝对音乐的兴趣,还要注意的是宝宝跟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的准确性。
  4、3~4岁可以让孩子从单纯的节奏练习向旋律、音准方面过度,并可以让他配合乐曲接触乐谱。如学习电子琴。
  5、4~6岁可以学习实际的音乐技能了,比如钢琴、小提琴、扬琴、古筝等乐器的演奏。这个时期是学习这些乐器的黄金时期,不过给孩子选择还是要看自身的能力来定。
  五、人际智能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要想开发孩子的人际智能,千万不要错过孩子的成长过程。
  1、0~6个月是亲子交往的关键阶段。婴儿生来就有从别人那里寻求回应的需求,他们具有发出信息和乐于接受母亲回应的本能,这种最初的父母的双向交流是一切社会交际的基础。另外,1、2个月以内的婴儿哭,另一个也会一起哭,这是一种声援;5、6个月以后,一个婴儿哭,另一个婴儿会注视甚至抚慰他。
  2、7、8个月~1岁左右是宝宝原始交往的阶段。7、8个月的宝宝开始接触同伴,关注同龄人,一个人独处或玩玩具,他就会哭。1岁左右的宝宝见到熟悉的人会报以微笑,见到陌生人就转过脸表示害羞,甚至害怕地大哭。
  3、1岁半~2岁是孩子发展伙伴关系的阶段。宝宝要与外界沟通的兴趣很大,为了让你注意他,常会抓你的手臂、撞你、故意做出格的事和不服从你,但他对和别的宝宝一起玩时却能改变自私行为,相处融洽。在大人做家务时或是穿脱衣服时,宝宝还喜欢帮点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