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育儿99条锦囊

儿童资源网

超全的育儿99条锦囊


  3.时常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可以用小故事启发孩子,例:某某就是吃了什么,才长得高,成了冠军;某某动画明星,很喜欢吃鸡蛋才有本事。或者父母用赞赏的表情诱发孩子食欲。
  4.细心的母亲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巧上要尽可能有变化。当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时要分析烹饪中是否有问题,例如,不要一连几天重复同一种食物,食物一定要有变化,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
  5.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在孩子食欲好的时候纠正挑食。
  问题三:吃饭少
  原因分析:
  运动量不足,消耗少,缺乏饥饿感。
  零食和饮料吃得过多,对正餐没有兴趣。
  确实是胃口小,同时,孩子在生长中也存在着阶段性的调整,例如三岁孩子会出现一段时期的食欲较小,属生理性的调整。
  对症下药:
  1.让孩子决定自己的饭量,不要硬逼着孩子完成母亲规定的标准定量。让孩子独立用餐,稍大些的孩子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就餐时间,或自己规定饭量。
  2.可以请孩子的同伴来聚餐。
  3.限制零食,一是数量上,二是时间上(进餐前一小时不吃零食)。
  4.每天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
  5.对于突然饭量减少的孩子,母亲要细心观察,是否有胃部不舒服,还是情绪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地解决。
  问题四:吃饭慢
  对症下药:
  1.孩子生来就是“慢郎中”性格,生性如此,父母不必一再催促。
  2.进餐细嚼慢咽是好事,有助于孩子健康。
  3.孩子没有食欲,吃吃停停,注意力转移,或是碰到不喜欢吃的食物。
  对症下药:
  1.前两类情况不是问题,但要注意不要使食物凉了,可以采取少盛再添的方法。
  2.没有食欲就让孩子少吃。
  3.要注意烹饪的食物使孩子喜欢,易于孩子咀嚼。
  一、尽量保持进餐时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条件。孩子拒绝进食,绝对不能强逼他,不妨让他走开,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每一顿都饿着的,只要坚决不给他吃零食,等他下一顿饭再回到餐桌边就会大吃一顿,这比唠唠叨叨数落而后没有效果要强得多,如果不起作用,则要进行原因分析,参照以上的几种进餐状况研究特定的解决方法。
  二、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导,但不要给予过多的建议、提醒和催促,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不要令孩子知道饭桌上任性能引人注意。
  三、不要期望孩子每一顿的食量一样,成人也会因心情不同而吃多吃少,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四、不要拿着饭碗跟着迁就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吃饭就必须到餐桌上,但切勿把气氛搞得严肃可怕。
  五、进餐时要关注孩子的咀嚼能力,既有利于消化,同时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
  纠偏食带孩子逛菜场
  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幼儿园老师建议:父母去买菜的时候可带孩子逛菜场认识食物,并和各种食物“交朋友”。
  专家表示:低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出现挑食的状况,为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菜市场认识各种食物,并让他挑出自己爱吃和不爱吃的食物,制作出自己的食谱。然后,父母可把这份食谱带给幼儿园老师,让她们根据孩子的偏好做出相应对策,让孩子与不爱吃的食物“交朋友”,让孩子了解这种食物的味道和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好处。通过这种活动,很多孩子都会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