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育儿99条锦囊

儿童资源网

超全的育儿99条锦囊


  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无所适从。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生活习惯的要求上,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逐步建构。
  感官敏感期(0-6岁)
  婴儿从出生起,就会凭借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只是吸收周围事物;3-6岁就能分析、判断环境。父母可以在家中准备各种刺激感觉器官的玩具。在生活中父母要随时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的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时,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若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你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你培养他细致认真的好时机。
  动作敏感期(2-6岁)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活泼好动,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还要强调小肌肉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这不仅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书写敏感期(3.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发展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的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给孩子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利于阅读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将受益终生。
  文化敏感期(6-9岁)
  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到了6-9岁变得强烈,父母在此时要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不要荒废了孩子思想的沃土。
  敏感期的教养4重点
  1、观察敏感期的出现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须客观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质。
  2、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
  当观察到孩子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3、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
  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4、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父母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不要太多干预,并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止哭13招
  宝宝哭闹的声音,如同用指甲抠黑板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尖锐而刺耳。请读下面的文字来了解那些幼稚园小朋友的父母们是如何消除这样的哭闹声的。至少,这些办法在某些时候还是很有效的。
  一.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我儿子天天是一个很会哭闹的孩子。我就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带动他一起唱儿歌什么的,来帮助他改变哭闹的状况。——天天妈
  二.忽视他的哭闹
  我发现,对于宝宝哭闹最好的回应就是:忽视,忽视,再忽视!当我一岁大的女儿哭闹的时候,我就转过身当作没听见。她马上就领会了:当她哭闹之后是得不到任何的回应的。
  三.不应允宝宝在哭闹中提出的要求
  这是丈夫和我的共同感受,我们一致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认为这的确是很好的方法。我们3岁的女儿姗姗就知道,如果她为了得到什么东西而希望通过哭闹的办法来达到目的,这个途径是行不通的。如果她想用哭闹的办法来得到她想要的零食或者玩具,那么她是达不到她想要的目的的,即使是在我心情很好的时候或者心情很差的时候。其实我们对她是很公平的,如果我们拒绝了她的某个要求,那么我们将在拒绝的同时答应她的另外一个要求。因为你不能老是拒绝,当然你也不能老是纵容她的所有要求。在你决定拒绝或者认同某一件事情以后,你就要坚持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