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

儿童资源网

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


  不破坏环境,就是不损坏、不弄脏周围环境,不拿走公共物品。比如不攀花折枝、不踩草坪、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这次到橘子洲头玩,很多年轻人在池塘里抓观赏鱼,抓了后送给周周一条。周周很喜欢小鱼,把小鱼放到一个小塑料袋里,和小鱼说话。玩过一会后,我提醒周周,小鱼是公共场所的,不是卖给我们的,我们要把放回池塘。周周明白了,快乐地把小鱼放回了池塘。
  只要把握准以上这一原则,给孩子自由,我们不难做到。
  一位家长感叹,现在很少有孩子听从家长的,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时没有“威信”。究其原因是有很多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是家长们管得太多,成了遥控器,引起孩子逆反所致吧!
  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
  周周和晓晓在小区花园玩“奥运宝宝向前冲”的游戏,她们把长凳当赛道,以长凳之间的一个个底边长约40cm的水泥方柱为关卡,抱着柱子从一条长凳跨越到另一条长凳就算过了一关,最后那条长凳为终点。一人在“赛道过关,另一人攀附在葡萄藤上曰“吊环”。我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她们大概是看了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获得的灵感吧。先周周“吊环”,晓晓过关,晓晓的运动能力较强,轻轻松松就过关了。轮到周周过关了,她紧紧地抱着柱子,左脚跨到另一条长凳上,费劲地想挪右脚过去,试了几次没成功,她求助于我。我说:“你再试试,一定可以的。”周周慢慢地把右脚挪到石凳边沿,再一使劲,终于跨了过去!小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那种战胜困难后的满足感溢于言表!接下来周周用同样的方法跨越了剩下所有方柱,到达终点,从长凳上一跃而下,双手举过头顶欢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孩子们一遍遍玩着这个游戏,乐此不疲。这时,一位老奶奶走过来,在其中一条长凳上坐下来,周周发现了这个“障碍”,我远远地观察,看周周如何消除这个“障碍”。周周跳下长凳,走到老奶奶跟前,看着老奶奶,想说又怕说,犹豫了一会,转向我喊:“妈妈,妈妈。”我鼓励她:“你说呀。”周周说:“妈妈说。”我继续鼓励:“你会说的呀,你说了,奶奶会答应的。”说完,我走得更远了。周周看求助无望,意识到只能靠自己了。大概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吧,终于鼓起勇气对奶奶说:“奶奶,请让一下。”老奶奶(老奶奶之前一直没注意到周周)惊讶地看着她:“为什么呢?”周周说:“因为我要做奥运向前冲。”老奶奶笑了:“好,好,那你向前冲吧。”说完愉快地起身走了。周周欢快地说“谢谢。”转过头对我会心地笑了,我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我的感悟: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家长在身旁,他会本能地求助于家长,这时如果家长帮助了孩子,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如何战胜困难的机会,孩子会形成遇到困难就求助或退缩的惰性。家长适当的鼓励,适当的离开,让孩子有机会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自己寻求办法战胜困难,这样不仅能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磨练坚强、耐挫折的意志品质。
  如何和幼儿园配合,做到家园共育?
  孩子上幼儿园后,很多家长走入一个误区:孩子上幼儿园后,教育的担子就交给了幼儿园,自己“无事一身轻”了。经常会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在幼儿园没学到什么,没什么变化。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远远超过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如果只靠幼儿园,家长不和幼儿园沟通配合,教育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无效!在我多年的幼儿园工作历程中,真正做到和幼儿园保持良好沟通,并积极配合的家长寥寥无几。那些配合较好的父母教育理念都很好并且非常耐心,经常主动和幼儿园老师沟通,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他们的孩子各方面都发展得比其他孩子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