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

儿童资源网

走进孩子的心灵(0--6岁宝宝父母必读)


  对孩子的错误应该分开来看,如果是故意犯错,比如朝人吐口水、虐待小动物、攀花折枝等,要引导孩子辨别是非,弄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给孩子时间慢慢改正;如果是不小心造成的失误,比如吃饭打碎碗、走路摔跤、损坏东西等等,孩子已经知错,心中会紧张和内疚的,我们要多包容甚至宽慰;如果只是探索行为,比如捣鼓各种电器、玩具、用具,把它们拆开,这是孩子在探索和学习,我们不要阻止,最好和孩子一起探索。
  如果我们给孩子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孩子会对我们心存感激,他们会回报我们同样的理解和包容。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吃饭了,外婆把饭菜端上桌,我们已经开始吃了,周周却不肯吃,情绪低落,爬到床上把头捂在被子里。
  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周周怎么了?”
  周周闷声说:“我不吃饭。”
  我柔声问道:“是不舒服呢,还是不饿呢?”
  周周提条件了:“我要抱被子,我要当婴儿,我要妈妈喂!”
  啊,我终于明白了!这几天我忙着赶稿子,把外婆叫过来带周周,我陪她的时间减少了,她生气了!在撒娇呢,呵呵!
  我笑着说:“好好好,周周当婴儿,妈妈抱过去吃饭。”用被子包着她抱到了餐椅上。
  周周的小脸露出了笑容,脆生生的说:“老是外婆陪着我,妈妈不陪我!”终于说出来了!
  我笑笑:“妈妈这几天陪你的时间是减少了一些,因为妈妈有重要的事情嘛,周周耐心等妈妈,妈妈忙完了又可以多陪你一些了好不好?”
  周周笑了,继续撒娇:“我当婴儿,我要妈妈喂。”
  这两天确实关注周周太少了,心里头想的全是稿子的事,就算偶尔陪陪她也是心不在焉的,她小小的心儿已经感觉到妈妈的敷衍了!她这是在索取我对她的关注啊!本来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须她自己吃饭的,不过在这种时候还是硬邦邦的以“规则”处理似乎有些挫伤她的感情,我想了想,决定破一次例。
  “好吧,小婴儿。”我拿起了勺子开始喂,周周格格格地笑了起来,大概是觉得这么大了还当婴儿比较搞笑吧,哈哈。小嘴儿凑了过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看着周周幸福的样子,我不禁感慨,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成人给她真诚的关注和温暖的怀抱就开心得不得了,感情的需求满足了,她就快乐了!我们成人不也一样吗,情绪低落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个可以放松、可以撒娇的怀抱!
  有位家长曾向我抱怨,两岁多的儿子喜欢故意捣乱,把小板凳往楼下扔、吐痰到大人脸上、拔掉正在播放的电视机插头......胆大包天、无“恶”不做!引起大人一次次的尖叫、责骂和恼怒,他却在一旁哈哈大笑,饶有趣味地看着大人的“表演”,象看猴戏似的。而皮肉之苦对于他来说已经有了免疫力,打他的时候不哭反而笑!其实不是这个孩子顽劣,因为他爸爸经常不在身边,妈妈白天忙于上班,下班后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韩剧,一看韩剧屁股就不挪窝了。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只好挖空心思搞恶作剧,千方百计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对于孩子来说,情感上的需求永远大于物质的需求,很多孩子的“顽劣”其实就是感情“饥渴”,真诚的关注就是爱的雨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灵。给孩子一个可以撒娇的怀抱吧,让孩子的心灵不再饥渴。
  不当遥控器妈妈
  5岁的楚瑜在小区花园里遇见我们,非要和周周玩一会(也许是我对孩子的方式自由平等,熟悉我的孩子都喜欢和我亲近,碰到我们都不想回家的)。不到5分钟,楚瑜妈妈要回家做饭了,催促楚瑜回家,楚瑜不干,还要和周周玩。妈妈催促了好几次之后,楚瑜发怒了:“你不给我自由,总是管着我,你就是一个遥控器!”闻此言,楚瑜妈妈大惊失色!我大笑!转而大惊!遥控器,多么贴切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