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的出生改变了妈咪的人生,也改变了很多妈咪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有时也会跟随着妈咪来到职场,产生一些不利于妈咪的影响,如变得很唠叨,或变得孩子气……作为职场妈咪,应该如何应对这些不良习惯呢?
案例一
Eva今天在谈判桌上出了丑。剑拔弩张的时刻,Eva指着宣传案对广告商严厉地说:“把上面这个球球换掉,我倾向于放几个果果在上面。”整个会议室寂静了半秒后,所有人都吃吃地笑出声来,过了半小时还不时从下属那儿发出压抑不住的暗暗笑声。
Eva休完产假回来上班后,总是被同事取笑,生了个宝贝自己也变成了大宝贝,经常和这个说:“把你的东西收收看,你这样子容易丢丢的,用的时候东西就找不到。”或者和那个说:“今天表现很乖乖啊,明天要继续努力加油加油。”跟二十几岁的大男生说话时也是十分的柔声细语,就像怕惊着谁似的。
Eva却一直没有在意,因为在家里和宝贝说话习惯了,上班一时改不过来。想着同事笑笑也就过了,还能活跃活跃办公室的气氛,今天的事情却给Eva敲了警钟,看来,这孩子气的说话方式还是要抓紧时间纠正呢。
专家分析:
习惯是个好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节省心理能量,腾出精力应对不熟悉、新异的刺激,但一些不恰当的习惯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如Eva其实就是因为一种习惯了的表达和行为方式,在不恰当的场合表现出来而对她造成了困扰。一个动作,一种行为,多次重复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但习惯好养成却不好改变。
专家支招
1.改变自己对不恰当习惯的认知
正如Eva自己说的,她并没有把自己现在的说话和做事方式视为一种困扰。说话有点孩子气,做事太细太唠叨,Eva觉得这对自己的工作和同事关系并没有影响,偶尔被嘲笑一下也无伤大雅。所以,首先Eva改变习惯的动力就不强,正是由于态度决定一切,Eva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对这种行为习惯的认知。
2.用事实告诉自己我需要改变
如果偶尔说一些叠字,偶尔唠叨一下倒还无妨。但倘若每天都像小孩一样的说话,对同事也像对待宝贝一样事无巨细,唠叨个不停,难免就会引起同事的厌烦,会使同事觉得有个全天候的保姆在身边,办公室的氛围太过family。尤其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人会比较紧张,处于应激的状态,这时越是习惯性的东西就越容易暴露出来。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演讲或发言时小动作很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把孩子气的说话方式改变过来,很可能会出现Eva类似的情况,影响自己的职业形象。
向同事询问一下,自己最近的说话和做事方式有没有让他/她觉得不舒服,听听他们对自己的建议;留意自己在紧张的时候,有哪些习惯用语和小动作;当你意识到这些习惯已经在影响自己的工作时,自然有了改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