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儿童资源网

孩子对家长实施暴力的根源是“溺爱”


  我再次采用善意的欺骗,也算是挽救孩子心灵的背水一战,事态的结果完全是我意料之中的,小帅在电话这头已哭的泣不成声,电话那头的妈妈也是泪水涟涟。从小帅充满歉意的话语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一名少年的心灵真正的回家了。不知为什么,我也莫名的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泪水悄悄地溢出了眼帘,我转身来到外面,山里的夜空显的格外宁静,满天的星星灿烂地眨着眼睛,偶尔有一两只萤火虫飞舞在不远处。
  晚上这群孩子们都玩的非常尽兴,尤其是几个大一些的孩子主动伸出了友谊之手,用各种方式帮助小帅,主动邀请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训练营的第二天,最令我们几个老师出乎意料的是,小帅像变了个人,原来像个独行僧似的,独来独往,不善于和伙伴接近,现在他们的欢歌笑语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精神面貌出现了大转弯,性格也变的开朗起来,尽管我们要顶着酷暑翻越一座大山,来回行程达38公里,可孩子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倒是把老师累的要死,小帅还不时地冲在前头对我喊:“王
  老师,你太慢了,快冲上来啊!”走到我旁边的
  老师乐滋滋地说:“真是有山靠山,没山独担啊!离开了父母,孩子们都长大了!!尤其是小帅的变化太大了,他对自己的挑战成功了。”
  我抬头欣慰的望了望跑在前面的孩子们,扭头略带忧虑的回应旁边的
  老师:“孩子在我们这个团队和氛围里战胜了自己,但回去之后他可能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就看他的父母能不能配合默契了。
  大山里的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下山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回到营地不久,天空已是阴云密布,傍晚十分,外面的世界已是大雨倾盆,几个老师已经累的筋疲力尽了,可孩子钻进屋里分成了小组,在弥漫着歌声的雨幕里,我们欣赏着孩子们的各种才艺表演,雨声、歌声、掌声和欢笑声一直到很晚很晚。
  在训练营后面几天活动中,小帅表现的一切正常,在老师不断的激励和营员的爱心相帮氛围里,并没有出现恋家的情绪,期间,我和他的妈妈通过电话多次进行了交流,并肯定了小帅在家庭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完全属于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小帅的母亲执意要让孩子寄宿在我们培训中心,我经过慎重的考虑,最终回绝了这位妈妈的请求。根据多年从事问题孩子教育的经验,像小帅这样类型的孩子,不适合在本区域内寄宿,因为同在一座城市,孩子的成长心态已经在不完善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扭曲变形,处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性情懒惰暴烈,知难而退,缺乏责任感,这都是孩子对家长产生的强烈依赖感造成的,他的脾气说变就变,反复无常,如果就近安排在同一市区接受性情的疏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旦遇到阻力,他一定会出现情绪反弹,强化训练力度小了,他可能不听;如果大了,他本身的抗挫折能力很弱,一气之下就能跑回妈妈身边,重新又像一个小癞皮狗儿似的牵不出家门,到那时候,前面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前功尽弃。根据我调整本区域众多孩子的案例,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而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失误却不“自知”的影子,每个出现问题的孩子都是很好拯救的,难以拯救的,恰恰是父母的家教素质和爱子心切的“不当”造成错误的亲子关系。在培训中心接受强化训练的那些外省市的孩子,不管以前的问题有多大,一旦远离了可以依赖的目标(家庭),他们一下子仿佛长大了许多,也很快就能把自己的心态调整过来,逐渐找回一个孩子自身本有的自尊、自强、自爱和自信,因为他们远离了家乡,又身无分文,当事实摆在眼前无法选择的时候,他们只能面对新环境做出自我调整和改变,更好地适应新环境里的学习氛围。通过几天的“励志”训练营,小帅很优秀的一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根据小帅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和不良的亲子关系,与其让孩子留在母亲身边来接受很可能会失败的强化培训,就不如远离母亲,跟随可以让他感到敬畏的爸爸身边,去接受新环境的挑战,因为,小帅的年龄已经不允许出现过多的教育失败了,青春期的来临是一个少年心灵成长最关键的红色警戒线。